富裕阶层投资行为与“高利贷产品”泡沫化--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关于行为经济学的国内外研究 | 第11-12页 |
| ·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的国内外研究 | 第12-13页 |
| ·关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第13-16页 |
|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富裕阶层投资行为与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理论 | 第19-30页 |
| ·富裕阶层的投资行为 | 第19-23页 |
| ·富裕阶层的定义及特征 | 第19-21页 |
| ·富裕阶层的基本行为假设 | 第21-22页 |
| ·富裕阶层的投资行为偏好 | 第22-23页 |
| ·富裕阶层投资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 ·传统投资理论 | 第23-25页 |
| ·传统投资理论的困境 | 第25-26页 |
| ·不完善金融市场条件下富裕阶层投资行为 | 第26-30页 |
| ·不完善金融市场特征及表现 | 第26-27页 |
| ·富裕阶层投资行为与不完善金融市场的作用机制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温州“高利贷产品”泡沫化案例分析 | 第30-47页 |
| ·资产价格泡沫相关概念 | 第30-37页 |
| ·泡沫的基本概念 | 第30页 |
| ·“高利贷产品”的相关定义 | 第30-31页 |
| ·“高利贷产品”的价格分析 | 第31-32页 |
| ·温州“高利贷产品”泡沫化 | 第32-37页 |
| ·“高利贷产品”泡沫产生的宏观原因 | 第37-41页 |
| ·不完善金融市场的具体表现 | 第37-40页 |
| ·不完善金融市场的根源 | 第40-41页 |
| ·“高利贷产品”泡沫产生的微观原因 | 第41-44页 |
| ·“高利贷产品”需求方 | 第41-43页 |
| ·泡沫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 第43-44页 |
| ·“高利贷产品”泡沫化的传导机制 | 第44-46页 |
| ·“高利贷产品”泡沫危机的结论和影响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金融市场机制的国际比较 | 第47-56页 |
| ·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 第47-49页 |
| ·国外金融市场现状 | 第47-48页 |
| ·国外金融管措施 | 第48-49页 |
| ·我国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制度 | 第49-53页 |
| ·我国金融市场现状与金融监管措施 | 第49-51页 |
| ·金融管制与金融不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51-52页 |
| ·金融管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国内外金融监管对比启示 | 第53-56页 |
| ·国内外金融监管共同点 | 第53页 |
| ·国内外金融监管差异性 | 第53-55页 |
| ·基于金融市场效率的金融监管对策建议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设计原则 | 第56-68页 |
| ·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第56-57页 |
|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56页 |
|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第56-57页 |
| ·金融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创新 | 第57-61页 |
| ·金融可持续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 第57-58页 |
|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58-59页 |
| ·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 第59-61页 |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 第61-63页 |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 第61-62页 |
| ·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62-63页 |
| ·政策建议 | 第63-68页 |
| ·治理“高利贷产品”泡沫的对策建议 | 第63-65页 |
| ·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5-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