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辩证唯物主义论文--认识论、反映论论文

实践总体性的回归—青年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批判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导论:呼唤真实的总体性第8-15页
 (一) 选题意义第9-10页
  1. 理论意义第9页
  2. 现实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1页
 (三) 论文研究方法第11页
 (四) 论文创新点第11页
 (五) 论文结构第11-15页
二、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第15-20页
 (一) 青年卢卡奇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1. 非直接性——批判性的中介方法第15-16页
  2. 辩证法——能动的主客体关系第16-17页
 (二) 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缺陷第17-20页
  1. 陷入人类主体主义第17-18页
  2. 忽视人的个体存在第18-19页
  3. 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第19-20页
三、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批判第20-28页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对卢卡奇的批判第20-21页
  1. 科西克:摧毁伪具体第20页
  2. 阿多诺:同一性是一种幻想第20页
  3. 萨特:总体性与总体化第20-21页
 (二) 卢卡奇晚年对早期思想的超越第21-24页
  1. 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确立第21-22页
  2. 区分物化与对象化第22-24页
 (三) 马克思对思辨总体性思想的批判第24-28页
  1. 思辨总体性的虚幻性第24-25页
  2. 思辨总体性窒息辩证法的批判本性第25-28页
四、马克思实践总体性思想的建构第28-37页
 (一) 马克思实践总体性思想的来源第28-31页
  1. 古希腊哲学的朦胧总体性思想第28页
  2. 德国古典哲学的总体性思想趋势第28-29页
  3. 黑格尔的观念总体性思想第29-31页
 (二) 马克思实践总体性思想的内容第31-37页
  1. 实践总体性是主客体统一的真实基础第31-33页
  2. 实践总体性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第33-34页
  3. 实践总体性是完整人的生成的惟一途径第34-37页
五、结语:回归实践总体性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网络伦理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