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钢铁360m~2烧结机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烧结自动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 | 第10-18页 |
§2-1 烧结过程工艺 | 第11-15页 |
§2-2 烧结过程的分带特征 | 第15-16页 |
§2-3 烧结生产主体设备及规模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烧结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 | 第18-25页 |
§3-1 硬件选型标准 | 第18-21页 |
3-1-1 仪表选型的原则 | 第18页 |
3-1-2 检测元件的选型 | 第18-19页 |
3-1-3 变送单元的选型 | 第19页 |
3-1-4 执行器的选择 | 第19页 |
3-1-5 控制器参数的选择 | 第19-20页 |
3-1-6 辅助设备选型 | 第20-21页 |
§3-2 日照钢铁 360m2烧结机系统控制框架 | 第21-22页 |
§3-3 烧结过程控制系统PLC选型 | 第22-24页 |
§3-4 PLC和WinCC | 第24-25页 |
第四章 烧结配料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5-39页 |
§4-1 配料系统的自动控制 | 第25-28页 |
§4-2 配料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 第28-32页 |
4-2-1 配料控制系统的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4-2-2 配料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30-32页 |
§4-3 PLC通讯功能的实现 | 第32-37页 |
4-3-1 各PLC之间通信功能的实现 | 第32-35页 |
4-3-2 PLC与上位机WINCC之间的通讯 | 第35-37页 |
§4-4 配料系统WinCC界面的功能实现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在烧结终点中的控制 | 第39-57页 |
§5-1 小波理论及性质 | 第39-41页 |
5-1-1 小波定义 | 第39页 |
5-1-2 连续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 | 第39-40页 |
5-1-3 小波的多分辨分析 | 第40-41页 |
§5-2 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结构和算法 | 第41-45页 |
5-2-1 小波神经网络概述 | 第41-42页 |
5-2-2 小波与神经网络结合模型 | 第42-43页 |
5-2-3 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算法 | 第43-45页 |
§5-3 基于小波分析时间序列烧结机模型 | 第45-48页 |
5-3-1 小波分析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第45-46页 |
5-3-2 烧结机模型建立 | 第46-48页 |
§5-4 烧结终点的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 第48-56页 |
5-4-1 烧结终点前馈和反馈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8-54页 |
5-4-2 烧结机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