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分析--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0-15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第10-12页 |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6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7-18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6页 |
·理论角度 | 第18-19页 |
·烟叶生产实践角度 | 第19-20页 |
·现代烟草农业角度 | 第20-21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角度 | 第21-26页 |
3. 毕节市烟叶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第26-43页 |
·毕节市烟叶生产组织模式概况 | 第26-27页 |
·毕节市烟叶生产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第27-31页 |
·当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界定 | 第27页 |
·毕节市烟叶生产组织的主要模式 | 第27-28页 |
·传统农户 | 第27页 |
·种烟大户 | 第27-28页 |
·家庭农场 | 第28页 |
·烟农专业合作社 | 第28页 |
·四种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效益分析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毕节市烟农专业合作社模式比较分析 | 第31-43页 |
·毕节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分类 | 第31-35页 |
·以不同组织原则分类 | 第31-32页 |
·以合作社创办者的身份分类 | 第32页 |
·以不同分工方式分类 | 第32-33页 |
·以不同经营内容分类 | 第33-34页 |
·以不同经营类型分类 | 第34页 |
·以不同经营范围分类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林泉综合服务合作社运行效益分析 | 第35-37页 |
·综合服务介绍 | 第35-36页 |
·独特的盈余分配机制 | 第36页 |
·运行状况分析 | 第36-37页 |
·综合效益分析 | 第37页 |
·杨柳烟农专业合作社运行效益分析 | 第37-42页 |
·生产成本分析 | 第38-39页 |
·生产收益分析 | 第39页 |
·多种经营收益分析 | 第39-40页 |
·与黔西县平均水平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综合效益分析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第43-47页 |
·国际经验 | 第43-45页 |
·政府推动为主导的日本模式 | 第43页 |
·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烟叶生产合作组织 | 第43-44页 |
·以联合合作为特点的欧洲模式 | 第44-45页 |
·以维护烟农利益为主的巴西烟叶生产合作组织 | 第45页 |
·以提供生产服务为主的津巴布韦烟叶生产合作组织 | 第45页 |
·启示与借鉴 | 第45-47页 |
·发挥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现代烟叶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45-46页 |
·加强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46页 |
·完善配套法规政策等制度建设 | 第46页 |
·加强烟叶种植适度规模与集中度建设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53页 |
·毕节市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 | 第47-51页 |
·遵循的一般原则 | 第47-48页 |
·发展的主要线索 | 第48-49页 |
·演变的基本逻辑 | 第49-51页 |
·发展建议 | 第51-53页 |
·合理引导规范各类烟叶生产组织 | 第51页 |
·理性发展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 | 第51-52页 |
·构建以基地单元建设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52-53页 |
ABSTRACT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