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节日、节令论文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传承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言第12-24页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二、 本论题研究综述第14-23页
  (一)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研究综述第14-17页
  (二) 少数民族节俗文化传承研究综述第17-23页
 三、 研究主旨及创新第23页
  (一) 研究主旨第23页
  (二) 创新之处第23页
 四、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一章 土家“女儿会”概要第24-33页
 一、 “女儿会”的生态环境第24-29页
  (一) 自然生态环境第24-26页
  (二) 文化生态环境第26-29页
 二、 “女儿会”的表现形式第29-33页
  (一) 赶会场——以经贸为由的求偶行为第29-30页
  (二) 对情歌——以歌为媒的恋情交流第30-31页
  (三) 过月半——以过节为幌的情人幽会第31-33页
第二章 “女儿会”传承方式分析第33-43页
 一、 近年“女儿会”概貌第33-38页
  (一) “女儿会”的自然传承期第33页
  (二) “女儿会”的恢复传承期第33-34页
  (三) “女儿会”的空间转换期第34-37页
  (四) “女儿会”从原生地到城市的空间转换分析第37-38页
 二、 “女儿会”传承方式分析第38-43页
  (一) 互联网参与“女儿会”,逐渐成长为重要媒介第40页
  (二) 每一年“女儿会”的“赶场相亲”主题与开幕式的形式都做出了改变第40-41页
  (三) “女儿会”良好有序传承新形式——恩施土家“女儿会”论坛第41页
  (四) 2012 年“女儿会”新体验模式第41-43页
第三章 恩施土家“女儿会”传承成果分析第43-53页
 一、 “女儿会”之光——《嗯嘎·女儿会》第43-46页
 二、 “女儿会”理论研究成果第46-48页
  (一) 理论研究成果第46页
  (二) 文化史料《恩施土家女儿会》的编辑出版第46-47页
  (三) 民族文化研究课题第47页
  (四)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载体——《女儿会》期刊第47-48页
 三、 山民歌唱响“女儿会”第48-50页
 四、 “女儿会”系列产品开发第50-53页
  (一) “女儿会”徽标第50页
  (二) 旅游经济下的“女儿会”第50-53页
第四章 促进“女儿会”良好传承第53-57页
 一、 土家“女儿会”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53-54页
  (一) 原生地民俗节庆氛围淡化第53页
  (二) 没有固定的民族文化研究组织第53-54页
  (三) 土家“女儿会”文化元素的改变第54页
 二、 土家族“女儿会”良好有序传承和发展的对策第54-57页
  (一) 保护土家“女儿会”原生地第54-55页
  (二) 建立土家“女儿会”传承人资料档案第55页
  (三) 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或者是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圈,营造保护载体第55页
  (四) 将土家“女儿会”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保障民间习俗的传承需要学校教育参与其中第55-56页
  (五) 成立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开发公司,加强“女儿会”硬实力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5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附录 B 2012 年恩施土家族“女儿会”活动方案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家织锦当代发展研究
下一篇:广西南丹白裤瑶民族服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