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16页 |
·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7-8页 |
·理论依据和意义 | 第7页 |
·现实依据和意义 | 第7-8页 |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本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选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 | 第13-14页 |
·研究重点 | 第13-14页 |
·研究难点 | 第14页 |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页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观 | 第14-16页 |
·宗教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观 | 第14页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观教育 | 第14-15页 |
·宗教社会观与宗教社会学的联系与区别 | 第15-16页 |
2 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观教育的重要性 | 第16-20页 |
·是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 | 第16-17页 |
·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需要 | 第17-18页 |
·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 第18-20页 |
3 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0-52页 |
·人的政治解放不以宗教解放为前提 | 第20-24页 |
·宗教信仰自由是人的自由的重要内容 | 第21-22页 |
·宗教解放不是人的政治解放的必备条件 | 第22-23页 |
·民族解放不以宗教解放为前提 | 第23-24页 |
·宗教在阶级社会是政治斗争的“宗教外衣” | 第24-30页 |
·阶级社会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 第25-26页 |
·阶级社会的宗教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 第26-30页 |
·宗教异端是社会政治斗争的反映 | 第30页 |
·商品货币拜物教是商品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宗教” | 第30-36页 |
·市场经济与宗教世俗化 | 第32-34页 |
·全面评价商品货币拜物教 | 第34-36页 |
·处理宗教问题只能将宗教问题世俗化而不能将世俗问题宗教化 | 第36-39页 |
·宗教问题世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宗教问题的长远战略和有效策略 | 第37-38页 |
·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是社会主义处理宗教问题的重要经验 | 第38-39页 |
·只有实行彻底的政教分离,国家才能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 第39-42页 |
·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社会观的发展 | 第42-52页 |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 第42-43页 |
·对待宗教问题是一个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 | 第43-45页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宗教的“五性” | 第45-49页 |
·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 第49-52页 |
4 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观教育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 第52-62页 |
·划清宗教与宗教极端主义的界限 | 第52-55页 |
·宗教极端主义的含义 | 第52-53页 |
·宗教与宗教极端主义之间的区别 | 第53-55页 |
·科学地看待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55-59页 |
·正确认识宗教对社会生活影响的广泛性 | 第55-57页 |
·实事求是地分析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57-59页 |
·坚持政教分离,抵御宗教渗透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著作 | 第63-65页 |
论文 | 第65-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