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两相介质下液力透平基本方程和换算关系曲线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课题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流体压力能回收设备概述 | 第11-12页 |
·泵反转作液力透平 | 第12-17页 |
·PAT应用的其他一些问题 | 第17-18页 |
·气液两相流泵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气液两相流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气液两相流泵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气液两相流泵反转作透平的研究现状 | 第23页 |
·本文研究内容的提出 | 第23-24页 |
第2章 液力透平基本方程的推导 | 第24-27页 |
·纯水介质时液力透平基本方程的推导 | 第24-25页 |
·介质含气时液力透平的基本方程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CFD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 | 第27-39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第27-28页 |
·多相流的数值模拟 | 第28-30页 |
·概述 | 第28页 |
·多相流数值模型 | 第28-29页 |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第29-30页 |
·两相流控制方程 | 第30-31页 |
·湍流模型和离散方法 | 第31-33页 |
·液力透平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第33-37页 |
·计算区域的选择 | 第33-34页 |
·液力透平叶轮和蜗壳的建模 | 第34-35页 |
·网格的划分和质量检查 | 第35-37页 |
·计算模型设置及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计算结果收敛判定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液力透平的性能预测 | 第39-53页 |
·数值试验方案 | 第39-40页 |
·试验结果 | 第40-44页 |
·纯水介质时液力透平的性能预测 | 第44-47页 |
·气液两相介质工况下液力透平性能预测 | 第47-49页 |
·液力透平非最优工况性能预测 | 第49-52页 |
·纯水介质时液力透平非最优工况性能预测 | 第49-50页 |
·气液两相介质时液力透平非最优工况性能预测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不同介质下液力透平的性能分析 | 第53-57页 |
·纯水介质工况液力透平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气液两相介质工况液力透平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含气率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液力透平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 第57-79页 |
·含气率变化时透平内流场分析 | 第57-68页 |
·不同比转速液力透平变含气率下的静压力分布 | 第57-61页 |
·不同比转速液力透平变含气率下的速度矢量分布 | 第61-64页 |
·不同比转速液力透平不同含气率下的气相分布 | 第64-68页 |
·不同比转速液力透平变工况内流场分析 | 第68-78页 |
·不同比转速液力透平变工况的静压力分布 | 第68-71页 |
·不同比转速液力透平变工况的速度矢量分布 | 第71-75页 |
·不同比转速液力透平变工况的气相分布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1 结论 | 第79-80页 |
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