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编码节点受限的机会网络数据转发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机会网络的基本概念第9-10页
   ·机会网络的应用场景第10-11页
   ·机会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第14-16页
   ·本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机会网络编码数据转发机制第17-27页
   ·网络编码概述第17-18页
   ·网络编码的存在性第18-19页
   ·机会网络中的网络编码算法第19-21页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第19-20页
     ·数字喷泉码第20-21页
   ·基于编码的机会网络现有数据转发机制第21-24页
     ·EC(Erasure coding)\Aggressive-EC\Hybrid-EC 机制第21-22页
     ·RLC(Random linear coding)-Epidemic 机制第22-23页
     ·优先编码机制第23页
     ·编码数据冗余控制机制第23-24页
     ·HubCode 机制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7页
第三章 编码节点动态管理的机会网络数据转发机制第27-41页
   ·研究背景第27-28页
   ·编码节点动态管理方法第28-34页
     ·最优化编码节点数量第29-31页
     ·编码节点的选取标准第31-32页
     ·动态管理机制第32-34页
   ·数据转发机制第34-35页
   ·仿真验证及分析第35-40页
     ·不同生存时间下网络性能第36-38页
     ·不同缓存下网络性能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编码冗余控制的机会网络数据转发机制第41-57页
   ·研究背景第41-43页
   ·传输容量估计方法第43-44页
   ·编码机会感知第44-48页
   ·编码冗余控制数据转发策略第48-49页
   ·数值结果分析第49-55页
     ·相遇持续时间预测的验证第51页
     ·不同缓存下网络性能第51-53页
     ·不同数据生成间隔时间下网络性能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57-58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D-LTE系统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
下一篇:光网络中于限制区域的故障定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