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一) 创新 | 第12页 |
(二) 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外理论综述 | 第13-15页 |
(一) 国际贸易理论 | 第13-14页 |
(二)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4-15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一) 与经济总量方面的关系研究 | 第15-16页 |
(二) 与产业结构方面的关系研究 | 第16页 |
(三) 与投资方面的关系研究 | 第16页 |
(四) 与人力资本方面的关系研究 | 第16-17页 |
三、对以上研究的评述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延边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现状 | 第18-26页 |
一、延边州概况 | 第18-20页 |
二、延边州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 第20-24页 |
(一) 对外贸易的内涵 | 第20页 |
(二) 延边州对外贸易现状 | 第20-22页 |
(三) 延边州对外贸易特征 | 第22-24页 |
三、延边州经济增长的概况 | 第24-26页 |
(一) 经济增长的涵义 | 第24页 |
(二) 延边州经济增长现状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延边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26-34页 |
一、延边州对外贸易依存度 | 第26-28页 |
(一) 概念解析 | 第26页 |
(二) 测算方法 | 第26页 |
(三)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二、双对数模型 | 第28-31页 |
(一) 数据描述、模型及变量设计 | 第28-29页 |
(二) 相关性分析 | 第29页 |
(三) 回归分析 | 第29-30页 |
(四) 测算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三、延边州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 第31-34页 |
(一) 贡献率与拉动力 | 第31页 |
(二)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31-34页 |
第五章 延边州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9页 |
一、对外贸易结构因素 | 第34-35页 |
(一) 特色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 第34页 |
(二) 互市贸易建设不足 | 第34-35页 |
二、对外开放程度低 | 第35页 |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 | 第35页 |
四、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35-36页 |
(一) 国际通道建设不完善 | 第35-36页 |
(二) 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足 | 第36页 |
五、其他因素 | 第36-39页 |
(一) 跨境投资互动效果欠佳 | 第36-37页 |
(二) 地区贸易方式较为单一 | 第37页 |
(三) 贸易对象国平台建设不足 | 第37页 |
(四) 地区缺乏专业贸易人才 | 第37-39页 |
第六章 发展延边州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 第39-46页 |
一、抓住机遇促进对外开放 | 第39-40页 |
(一) 充分发挥先导区前沿和窗口作用 | 第39页 |
(二) 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 | 第39页 |
(三) 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 | 第39-40页 |
(四) 加强广泛的国际性交流 | 第40页 |
二、加强跨境出口商品基地建设 | 第40-41页 |
(一) 加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 第40-41页 |
(二) 逐步建设地区产业合作园区 | 第41页 |
(三) 加快边境互市贸易区建设 | 第41页 |
三、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 | 第41-42页 |
(一) 营造良好的边贸环境 | 第41-42页 |
(二) 重点支持核心产业发展 | 第42页 |
(三) 加强跨境地方政策协调 | 第42页 |
四、逐步形成投资互动 | 第42-43页 |
(一) 加快地区投资环境建设 | 第42-43页 |
(二) 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 第43页 |
五、积极培养地区外贸人才 | 第43-44页 |
(一) 加强地区外贸人才再培训 | 第43页 |
(二) 积极培养地区外贸人才 | 第43-44页 |
六、促进地区贸易多元化发展战略 | 第44-46页 |
(一) 促进贸易方式的多元化 | 第44页 |
(二) 促进出口国别多元化 | 第44页 |
(三) 促进出口商品多元化 | 第44-45页 |
(四) 促进贸易主体多元化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