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浆造纸能源消耗的研究—碱回收系统能量衡算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我国造纸行业的能耗状况 | 第10-12页 |
| ·我国造纸碱回收的现状 | 第12-13页 |
| ·木材碱回收系统生产线 | 第12页 |
| ·竹子碱回收系统生产线 | 第12-13页 |
| ·芦苇碱回收系统生产线 | 第13页 |
| ·麦草碱回收系统生产线 | 第13页 |
| ·甘蔗渣碱回收系统生产线 | 第13页 |
| ·木浆与草浆碱回收的区别 | 第13-18页 |
| ·蒸发部分 | 第14-15页 |
| ·黑液提取 | 第14页 |
| ·出蒸发效黑液浓度 | 第14-15页 |
| ·污冷凝水的清浊分流 | 第15页 |
| ·对不凝气的处理 | 第15页 |
| ·燃烧部分 | 第15-17页 |
| ·提高黑液入炉浓度的措施 | 第15-16页 |
| ·碱炉结构 | 第16页 |
| ·产热参数 | 第16-17页 |
| ·碱灰处理 | 第17页 |
| ·苛化部分 | 第17-18页 |
| ·对白泥的处理 | 第17页 |
| ·白泥的回收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19-26页 |
| ·主要理论依据 | 第19页 |
| ·能量衡算的步骤 | 第19-22页 |
| ·收集基础资料与数据 | 第19页 |
| ·计算 | 第19-22页 |
| ·物料平衡计算 | 第19-20页 |
| ·确定能量平衡方框图 | 第20页 |
| ·确定能量平衡方案 | 第20-21页 |
| ·编制能量平衡表 | 第21页 |
| ·绘制能流图 | 第21-22页 |
| ·计算公式 | 第22-26页 |
| ·热能计算 | 第22-24页 |
| ·电能计算 | 第24页 |
| ·效率计算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碱回收系统能耗的计算方法及实例 | 第26-81页 |
| ·草浆多效蒸发系统能耗计算实例 | 第26-31页 |
| ·草浆燃烧系统能耗计算实例 | 第31-40页 |
| ·草浆苛化系统能耗计算实例 | 第40-49页 |
| ·木浆多效蒸发系统能耗计算实例 | 第49-58页 |
| ·木浆燃烧系统能耗计算实例 | 第58-72页 |
| ·木浆苛化系统能耗计算实例 | 第72-81页 |
| 第四章 碱回收能耗、产品、自给率的分析 | 第81-89页 |
| ·碱回收的能耗分析 | 第81-83页 |
| ·蒸发系统能耗 | 第81页 |
| ·燃烧系统能耗 | 第81-83页 |
| ·苛化系统能耗 | 第83页 |
| ·碱回收的产品分析 | 第83-85页 |
| ·木浆与草浆碱回收主要产品 | 第83-84页 |
| ·木浆与草浆碱回收副产品 | 第84-85页 |
| ·污冷凝水 | 第84页 |
| ·冷却水 | 第84页 |
| ·不凝气 | 第84-85页 |
| ·绿泥、绿砂、白泥 | 第85页 |
| ·能量自给率的分析 | 第85-89页 |
| ·国内草浆 | 第86-87页 |
| ·国内木浆 | 第87-88页 |
| ·国外木浆 | 第88-8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89-91页 |
| ·碱回收自产能量及效率 | 第89页 |
| ·碱回收各部分能耗 | 第89-90页 |
| ·草浆系统能量自给的状况 | 第90页 |
| ·木浆系统能量自给的状况 | 第90页 |
| ·与欧洲造纸发达国家能耗的比较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附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