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怀地黄种质资源评价与新种质创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7页
   ·地黄的本草考证第13-14页
   ·地黄的分类地位第14-15页
   ·地黄的种质资源第15-17页
     ·温 85-5第15页
     ·北京 1 号第15页
     ·生津第15页
     ·北京 2 号第15页
     ·北京 3 号第15-16页
     ·沁怀第16页
     ·金状元第16页
     ·红薯王第16页
     ·白状元第16页
     ·9302第16页
     ·狮子头第16页
     ·郭礼茂第16页
     ·四齿毛第16页
     ·小黑英第16页
     ·红金号第16-17页
     ·麻叶第17页
     ·抗育 831第17页
     ·邢疙瘩第17页
     ·金白一号第17页
   ·地黄的微形态研究与应用第17-19页
     ·叶表皮特征的应用第17-18页
     ·花粉特征的应用第18页
     ·根特征的应用第18-19页
   ·地黄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9-20页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第19页
     ·多糖第19页
     ·氨基酸类第19-20页
     ·挥发油类第20页
     ·无机元素与其他化合物第20页
   ·地黄的化学指纹图谱第20-21页
   ·地黄的 DNA 指纹图谱第21-22页
   ·地黄的药理药性研究第22-23页
     ·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第22页
     ·抗肿瘤作用第22页
     ·对糖代谢的影响第22页
     ·其它第22-23页
   ·地黄的育种研究第23-26页
     ·引种第23页
     ·选择育种第23页
     ·杂交育种第23-24页
     ·组织培养育种第24页
     ·倍性育种第24页
     ·诱变育种第24页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24-25页
     ·转基因辅助育种第25页
     ·太空育种第25-26页
   ·立题依据和意义第26-27页
     ·地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第26页
     ·研究课题来源和内容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7-35页
   ·材料第27-29页
     ·资源圃材料第27-28页
     ·道地地黄材料第28页
     ·不同产区同一品种怀地黄材料第28页
     ·其他材料第28-29页
   ·主要试剂第2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5页
     ·扫描电镜观察法第29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9-30页
     ·道地化学指纹图谱建立方法第30-32页
     ·不同怀地黄外部形态、叶绿素和产量的测定方法第32页
     ·杂交育种方法第32-3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5-61页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外部形态和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第35-38页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的形态比较第35-37页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第37-38页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和花粉粒微型态的比较第38-44页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气孔形态的比较第38-41页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叶上表皮非腺毛形态比较第41-42页
     ·不同主栽品种怀地黄花粉形态特征的比较第42-44页
   ·同一产区不同怀地黄种质资源化学指标成分的比较第44-48页
     ·梓醇含量的比较第44-46页
     ·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比较第46-48页
   ·怀地黄化学指纹图谱的结果第48-52页
     ·HPLC 指纹图谱的建立第48-49页
     ·不同农家品种地黄 HPLC 化学指纹图谱的比较第49-50页
     ·不同品种地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比较第50-52页
   ·怀地黄同一品种不同产区产量与指标成分比较第52-55页
     ·怀地黄同一品种不同产区产量的比较第52-53页
     ·怀地黄同一品种不同产区指标成分的比较第53-55页
   ·地黄杂交育种结果第55-61页
     ·不同杂交组合成活率比较第55-56页
     ·不同杂交组合结籽情况比较第56-61页
第四章 讨论第61-67页
   ·地黄形态特征对于品种划分的意义第61-63页
     ·叶的形态对于品种划分的意义第61页
     ·气孔器的形态对品种的划分意义第61页
     ·非腺毛的形态对品种划分的意义第61-62页
     ·花粉形态特征对品种划分的意义第62-63页
   ·地黄不同种质资源化学指标成分比较的意义第63-64页
   ·怀地黄化学指纹图谱的意义第64-65页
     ·色谱条件的优选第64页
     ·提取条件的优选第64页
     ·怀地黄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第64页
     ·不同农家品种地黄指纹图谱的共性第64-65页
     ·不同农家品种地黄指纹图谱的区别第65页
   ·地黄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化学成分比较的意义第65-66页
   ·地黄杂交育种的意义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69页
图版第69-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Cry1Ab抗虫基因玉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下一篇:水稻含CC域蛋白OsMY1、OsMY2与OsRac5的相互作用及其表达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