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古菌简介 | 第10-12页 |
·硫化叶菌简介 | 第12页 |
·古菌转录起始简介 | 第12-13页 |
·翻译起始简介 | 第13-15页 |
·硫磺矿硫化叶菌阿拉伯糖操纵子简介 | 第15-16页 |
·硫化叶菌遗传操作体系简介 | 第16-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5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0-21页 |
·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 | 第21-23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23-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5页 |
·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5-26页 |
·冰岛硫化叶菌E233S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6页 |
·大肠杆菌DH5α热击转化法 | 第26页 |
·硫化叶菌电转化 | 第26-27页 |
·SDS-PAGE电泳 | 第27页 |
·报告基因质粒的构建 | 第27-29页 |
·构建硫磺矿硫化叶菌蛋白表达密码子偏好性系列载体 | 第29-30页 |
·构建使用不同启动子表达蛋白的重组载体 | 第30页 |
·构建验证阿拉伯糖操纵子组成基因araT上游是否有内部启动子存在的一系列融合载体 | 第30-32页 |
·B-galactosidase(LacS)酶活分析 | 第32-33页 |
·硫化叶菌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反转录PCR和荧光定量PCR | 第33-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5页 |
·pSeSD在蛋白表达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 第35-40页 |
·ParaS-SD组合比P7d和P10b启动子活性高 | 第40页 |
·硫化叶菌蛋白表达最偏好的起始密码子为ATG,活性最低的起始密码子为GTG | 第40-42页 |
·未发现硫化叶菌阿拉伯糖操纵子内部启动子 | 第42-47页 |
·确定硫磺矿硫化叶菌阿拉伯糖启动子的共转录 | 第47-49页 |
·发现阿拉伯糖操纵子内部存在明显的转录调控 | 第49-52页 |
·S.soP2操纵子内部基因间UTR序列无保守性,但富含A/T特征明显 | 第52-55页 |
4 讨论 | 第55-58页 |
·超表达载体pSeSD的成功构建以及对其特性的研究对古菌研究的意义 | 第55-56页 |
·阿拉伯糖操纵子转录调控机制 | 第56-57页 |
·基因间非翻译区序列对操纵子转录进行调控的意义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83页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