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GIS的城市积涝灾害分析模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模型理论的发展第9-10页
     ·城市雨洪模型的发展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第13-22页
   ·研究区概况第13-15页
     ·自然地理环境第13页
     ·社会经济环境第13-14页
     ·历史灾情第14-15页
   ·数据来源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21页
     ·城市降雨过程模拟第15-19页
     ·城市产流理论与方法第19-20页
     ·城市汇流理论与方法第20-21页
     ·城市积涝形成过程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基于GIS的精细化产汇流参数计算第22-32页
   ·研究区DEM模型构建第22页
   ·精细化城市汇水区产流参数计算第22-28页
   ·管网概化下汇流参数计算第28-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情景的暴雨径流模拟分析第32-51页
   ·PCSWMM模型概述第32-35页
     ·SWMM模型原理第32-33页
     ·PCSWMM模型的功能与特点第33-35页
   ·基于实测流量的参数率定第35-38页
     ·参数率定的难点第35页
     ·参数的率定与调整第35-38页
   ·参数扰动和灵敏度分析第38-40页
   ·设定情景下城市雨洪过程第40-44页
   ·示例管段雨洪分析第44-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暴雨积涝时空分析第51-64页
   ·排水系统满流空间分析第51-53页
   ·暴雨积涝空间量化分析第53-59页
     ·水量平衡方程第54页
     ·城市DEM的优化与修正第54-55页
     ·暴雨积涝量化实现与分析第55-59页
   ·淹没等级空间分析第59-62页
   ·积涝原因与对策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创新点第65页
   ·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附录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复杂构件检测
下一篇: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榆林地区飞播林碳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