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玉米保绿性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玉米保绿性的概念 | 第13-14页 |
·保绿型作物的分类 | 第14页 |
·保绿型玉米品种的特点 | 第14-15页 |
·保绿性的作用 | 第15-18页 |
·叶片保绿性的氮素调控 | 第18页 |
·氮素利用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氮素的作用 | 第18-19页 |
·氮肥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氮效率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试验地点 | 第22页 |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测定的目标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统计方法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39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的保绿性分析 | 第24-31页 |
·不同氮水平下自交系保绿性相关性状及产量 | 第24页 |
·不同氮水平籽粒产量与保绿度等性状的关系 | 第24-25页 |
·保绿性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不同自交系保绿性聚类分析 | 第25-29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叶片绿叶面积的动态变化及氮对其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的氮利用率分析 | 第31-36页 |
·氮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 | 第31-32页 |
·氮转移量、转移率、转移贡献率 | 第32-33页 |
·氮利用效率、氮吸收效率与氮效率 | 第33页 |
·氮效率构成因素分析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自交系氮效率分类 | 第35-36页 |
·玉米自交系保绿性与氮效率关系 | 第36-39页 |
·不同保绿类型自交系的氮效率类型 | 第36-38页 |
·保绿性相关性状与氮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5页 |
·玉米自交系保绿性鉴定标准 | 第39页 |
·玉米自交系产量与保绿性等相关性状的关系 | 第39-40页 |
·氮素对玉米自交系叶片保绿性的影响 | 第40页 |
·玉米自交系氮效率 | 第40-41页 |
·玉米自交系氮效率与产量的关系 | 第41-42页 |
·玉米自交系氮效率的聚类 | 第42-43页 |
·玉米自交系保绿性与氮效率的关系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