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马铃薯(土豆)病虫害论文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病害治理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4页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群体结构第9-12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概况第9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析第9-11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抗药性第11-12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多样性分析第12-13页
   ·卵孢子在土壤中的存活与萌发第13-15页
     ·卵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第14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存活能力与萌发第14-15页
   ·马铃薯品种的抗病性及利用第15-18页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现状第18-19页
     ·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模型第18-19页
     ·马铃薯晚疫病电脑预测模型第19页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控第19-23页
     ·化学药剂的防治第19-22页
     ·生物防治第22-23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研究第24-36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供试材料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4页
     ·马铃薯致病疫霉的交配型第27-31页
     ·生理小种组成与分析第31-33页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甲霜灵敏感性第33-34页
   ·讨论第34-36页
     ·交配型测定第34-35页
     ·致病疫霉生理小种组成分析第35页
     ·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第35-36页
第三章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线粒体 DNA 单倍体型组成分析第36-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6-40页
     ·供试菌株第36-37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37页
     ·基因组 DNA 浓度的检测第37-38页
     ·PCR 扩增第38页
     ·酶切分析第38页
     ·基因型划分依据第38-40页
   ·结果第40-43页
     ·晚疫病菌 DNA 提取第40页
     ·晚疫病菌 mtDNA 的 PCR 扩增第40-41页
     ·晚疫病菌的 mtDNA 单倍型分析第41页
     ·晚疫病菌的 mtDNA 单倍型与病菌表型结构的关系第41-43页
   ·讨论与结论第43-45页
第四章 致病疫霉卵孢子在田间越冬后的存活力及萌发率测定第45-50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卵孢子生产第45页
     ·培养基第45-46页
     ·卵孢子越冬试验温度条件第46页
     ·卵孢子越冬试验第46页
     ·卵孢子存活力试验第46页
     ·卵孢子萌发试验第46-47页
   ·结果第47-49页
     ·不同培养基对卵孢子产生的影响第47页
     ·卵孢子越冬后存活能力第47-48页
     ·光照对越冬后卵孢子的萌发能力的影响第48页
     ·土壤浸提液对卵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8-49页
   ·讨论第49-50页
第五章 马铃薯晚疫病的治理技术第50-69页
   ·马铃薯品种抗晚疫病鉴定第50-54页
     ·材料与方法第50页
     ·方法第50-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3页
     ·讨论第53-54页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试验第54-61页
     ·材料和方法第54-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0页
     ·讨论第60-61页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预报技术及实践第61-67页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67页
     ·讨论第67页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治理技术第67-69页
     ·治理技术第67页
     ·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具体措施第67-69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69-71页
   ·主要结论第69页
   ·创新点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4页
附图第84-88页
致谢第88-89页
导师简介第89-90页
作者简介第90-91页
在学期间撰写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株生防菌株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增温和降水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影响及作物布局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