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国内外基桩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基桩受力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基桩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基桩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陡坡段桥梁高承台基桩承载机理及P-△效应分析 | 第18-34页 |
| ·二阶效应及其分类 | 第18-19页 |
| ·陡坡段桥梁高承台基桩荷载类别 | 第19-20页 |
| ·竖向荷载作用下陡坡段桥梁高承台基桩的受力分析 | 第20-25页 |
| ·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桩的承载机理 | 第20-23页 |
| ·桩-土体系相互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 ·竖向荷载下基桩的破坏性状 | 第24-25页 |
| ·横向荷载作用下陡坡段桥梁高承台基桩的受力分析 | 第25-26页 |
| ·横向荷载作用下基桩的承载机理 | 第25页 |
| ·横向荷载下基桩的破坏性状 | 第25-26页 |
| ·倾斜荷载作用下陡坡段桥梁高承台基桩的受力分析 | 第26-29页 |
| ·倾斜荷载作用下基桩的P-△效应分析 | 第26-27页 |
| ·倾斜荷载作用下基桩的承载机理 | 第27-29页 |
| ·倾斜荷载作用下基桩的破坏性状 | 第29页 |
| ·组合荷载作用下陡坡段桥梁高承台基桩的受力分析 | 第29-33页 |
| ·组合荷载作用下基桩的P-△效应分析 | 第29-30页 |
| ·组合荷载作用下基桩的承载机理 | 第30-31页 |
| ·组合荷载作用下基桩的破坏性状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陡坡段桥梁高承台基桩的数值模拟 | 第34-72页 |
| ·ABAQUS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34-38页 |
| ·ABAQUS程序的基本求解过程 | 第34-35页 |
| ·桩土的本构模型 | 第35-36页 |
| ·接触面理论 | 第36-37页 |
| ·单元选取 | 第37-38页 |
| ·基于ABAQUS分析桥梁高承台单桩的受力性状与P-△效应 | 第38-48页 |
| ·单桩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 ·桩身内力、变形及P-△效应分析 | 第39-41页 |
| ·单桩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41-48页 |
| ·基于ABAQUS分析桥梁高承台双桩的受力性状与P-△效应 | 第48-69页 |
| ·双桩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 ·桩身内力、变形及P-△效应分析 | 第50-53页 |
| ·双桩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53-69页 |
| ·单桩结构与双桩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四章 工程实例 | 第72-80页 |
| ·工程概况 | 第72页 |
| ·试验点工程地质概况 | 第72-75页 |
| ·监测内容与方法 | 第75-76页 |
| ·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76-78页 |
| ·土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 ·桩身弯矩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77-78页 |
| ·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展望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