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介孔纳米材料 | 第9-13页 |
·介孔纳米材料的发展 | 第9-10页 |
·介孔材料的理论研究及其制备方法 | 第10页 |
·SBA-15 型多孔氧化硅的合成 | 第10-11页 |
·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第11-13页 |
·国内外茶油精炼现状及其缺陷 | 第13-16页 |
·传统压榨工艺 | 第13页 |
·冷榨工艺 | 第13-15页 |
·水酶法制取工艺 | 第15页 |
·超临界提油工艺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氨基化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19-3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页 |
·实验设备 | 第19页 |
·功能化介孔硅材料的合成 | 第19-23页 |
·合成策略 | 第19-20页 |
·合成步骤 | 第20-21页 |
·APTES 对 H_2N-SBA-15 的性能影响研究 | 第21-23页 |
·氨基化介孔材料的表征 | 第23-29页 |
·FTIR 分析 | 第23-25页 |
·SEM 分析 | 第25-26页 |
·TEM 分析 | 第26-28页 |
·核磁分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茶油精炼 | 第31-54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1页 |
·试剂 | 第31页 |
·实验设备 | 第31页 |
·茶油精炼传统工艺 | 第31-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34-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52页 |
·脱色单因素实验 | 第37-42页 |
·脱酸单因素实验 | 第42-47页 |
·脱酸和脱色工艺的综合 | 第47-51页 |
·茶油中 H_2N-SBA-15 的残留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