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基于C-端氨基酸突变改造提高内切型纤维素酶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1页
 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页
 2.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的第9-10页
 3.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0页
 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纤维素酶的概念、分类、结构及水解机制第11-13页
     ·纤维素酶的概念第11页
     ·纤维素酶的分类第11页
     ·纤维素的结构及酶的水解机制第11-13页
   ·内切型纤维素酶第13-14页
     ·内切型纤维素酶概念第13页
     ·内切型纤维素酶的结构第13页
     ·草菇内切型纤维素酶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3-14页
   ·酶耐热机制第14-15页
     ·氨基酸组成与热稳定性第14页
     ·氢键第14页
     ·二硫键第14页
     ·离子对第14-15页
   ·分子改造的理性设计第15页
     ·添加二硫键第15页
     ·推理设计第15页
     ·构建融合酶第15页
   ·同源序列分析建模第15-17页
     ·搜索结构模型的模板第16页
     ·序列比对第16页
     ·建立骨架,构建目标蛋白质侧链第16页
     ·环区的建模第16-17页
     ·整体结构模型的优化第17页
   ·糖苷水解酶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第17-19页
第二章 定点突变改造提高内切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第19-43页
   ·引言第19页
   ·材料第19-21页
     ·菌种及载体第19页
     ·试剂第19页
     ·工具酶及试剂盒第19-20页
     ·培养基第20页
     ·主要仪器第20-21页
   ·实验方法第21-33页
     ·EG1 同源建模(homology modeling)第21页
     ·家族同源分析第21页
     ·定点突变的构建第21-28页
     ·重组酵母的液体培养及突变体蛋白分泌水平定量检测第28页
     ·突变体蛋白的纯化及 SDS-PAGE第28-29页
     ·突变体蛋白的酶学研究第29-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EG1 同源建模(Homology modeling)第33-34页
     ·家族同源分析及突变位点的确定第34-35页
     ·突变体基因的构建及表达第35-39页
     ·原酶及突变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检测第39页
     ·纤维素酶 EG1 突变体的酶学特性第39-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针对内切型纤维素酶 EG1 的 C-端定点突变第43-64页
   ·引言第43页
   ·材料第43页
     ·菌种及载体第43页
     ·试剂第43页
     ·工具酶及试剂盒第43页
     ·培养基第43页
     ·主要仪器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7页
     ·序列比对第43页
     ·定点突变的构建第43-46页
     ·重组酵母的液体培养第46页
     ·突变体蛋白的纯化及 SDS-PAGE第46页
     ·突变体蛋白的酶学研究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63页
     ·突变位点的确定第47-48页
     ·突变体基因的构建及表达第48-55页
     ·原酶及突变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检测第55页
     ·纤维素酶 EG1 突变体的酶学特性第55-60页
     ·EG1 及其 C-端突变体二级结构的研究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总结和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梅花山保护区动物对南方红豆杉种子命运的影响
下一篇:木糖制备乳酸高产菌的诱变选育和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