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42页 |
| 1 昆虫耐寒性和耐热性的评价方法 | 第13-19页 |
| ·昆虫耐寒性的评价方法 | 第13-17页 |
| ·昆虫耐热性的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 2 温度胁迫对昆虫的影响 | 第19-23页 |
| ·温度胁迫对昆虫存活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温度胁迫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温度胁迫对昆虫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21-23页 |
| 3 昆虫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机制 | 第23-29页 |
| ·驯化和快速锻炼 | 第23页 |
| ·昆虫地理种群的分化 | 第23-24页 |
| ·抗氧化反应及小分子物质的积累 | 第24-25页 |
| ·候选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25页 |
| ·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 4 昆虫对温度胁迫适应的研究展望 | 第29页 |
| 5 西花蓟马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 ·西花蓟马的简介 | 第29-30页 |
| ·温度对西花蓟马的影响 | 第30-31页 |
| 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31-32页 |
| 7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42页 |
| 第二章 低温胁迫对西花蓟马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 第42-58页 |
| 前言 | 第42-4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 ·供试虫源 | 第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 ·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耐寒性 | 第44-45页 |
| ·西花蓟马识别温度的决定 | 第45页 |
| ·快速冷驯化对西花蓟马存活的影响 | 第45页 |
| ·西花蓟马耐寒性的持久性 | 第45-46页 |
| ·快速冷驯化处理若虫后对其发育历期,寿命、繁殖的影响 | 第46页 |
| ·快速冷驯化处理成虫后对其寿命,繁殖的影响 | 第46-52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2-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第三章 高温胁迫对西花蓟马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 第58-75页 |
| 前言 | 第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 ·供试虫源 | 第58-59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 ·数据分析 | 第6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 ·高温西花蓟马存活的影响 | 第60-61页 |
| ·高温驯化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的影响 | 第61页 |
| ·驯化时间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 ·高温胁迫对西花蓟马寿命及产卵的影响 | 第62页 |
| ·高温胁迫后西花蓟马的不同交配方式对寿命和生殖的影响 | 第62-68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8-72页 |
| ·高温胁迫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快速热驯化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 | 第69-70页 |
| ·高温胁迫对西花蓟马生殖的影响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第四章 西花蓟马5个Hsps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 第75-113页 |
| 前言 | 第7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5-82页 |
| ·实验材料 | 第76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76-8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2-104页 |
| ·5个Hsps基因的的序列特征分析 | 第82-97页 |
| ·西花蓟马5个Hsps的基因组结构 | 第97-100页 |
| ·西花蓟马5个Hsps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100-104页 |
| 3 讨论 | 第104-109页 |
| ·西花蓟马5个Hsps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 | 第104-107页 |
| ·西花蓟马5个Hsps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第107页 |
| ·西花蓟马5个Hsps基因的结构分析 | 第107-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 第五章 西花蓟马5个Hsps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113-130页 |
| 前言 | 第11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3-115页 |
| ·供试昆虫 | 第113页 |
| ·试虫处理 | 第113-114页 |
| ·用于实时定量的cDNA的合成 | 第114页 |
| ·实时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114页 |
| ·西花蓟马5个Hsps基因实时定量分析 | 第114页 |
| ·数据处理 | 第114-11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5-124页 |
| ·实时定量PCR标准曲线 | 第115页 |
| ·5个Hsps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 第115-116页 |
| ·5个Hsps基因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模式 | 第116-117页 |
| ·高温驯化对西花蓟马5个Hsp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17-124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24-127页 |
| ·5个Hsps基因在西花蓟马发育中的表达模式 | 第124-125页 |
| ·温度胁迫对5个Hsps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 ·高温驯化对5个Hsps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0页 |
| 第六章 温度升高和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的联合作用 | 第130-144页 |
| 前言 | 第13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0-133页 |
| ·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130-131页 |
| ·供试昆虫 | 第131页 |
| ·实验处理 | 第131页 |
| ·生物学研究方法 | 第131页 |
| ·4种抗氧化酶的测定 | 第131-133页 |
| ·5个Hsps基因mRNA表达模式的检测 | 第133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3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3-139页 |
| ·温度和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 ·温度升高和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4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134页 |
| ·温度升高和阿维菌素对西花蓟马Hsps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第134-139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39-1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1-144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44-147页 |
| 1 主要结论 | 第144-146页 |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6页 |
| 3 研究展望 | 第146-1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47-148页 |
| 致谢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