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林公案》和林则徐在江苏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关于《林公案》小说第9-14页
 第一节 《林公案》的内容及成书第9-12页
 第二节 《林公案》的版本和传播情况第12-14页
第二章 林则徐在江苏的史实考述第14-30页
 第一节 林则徐在江苏的任职情况第14-16页
 第二节 林则徐面临的主要问题第16-20页
  一、社会治安混乱第16-17页
  二、自然灾害频繁第17-18页
  三、漕弊第18-20页
 第三节 林则徐对江苏问题的思考及举措第20-30页
  一、林则徐的思考第20-21页
  二、林则徐的举措第21-30页
第三章 《林公案》对“林则徐在江苏”的表现第30-47页
 第一节 维护地方治安第30-38页
  一、打击漕帮凶徒第30-36页
  二、惩处地方恶霸第36-38页
 第二节 施行赈灾救荒第38-40页
  一、细勘灾荒,查清积弊第38-39页
  二、完善赈灾制度第39-40页
 第三节 整顿漕务,捉拿盐枭第40-47页
  一、整顿漕务第41-44页
  二、捉拿盐枭第44-47页
第四章 《林公案》的文学价值第47-69页
 第一节 《林公案》为晚清公案小说的一种变体第47-51页
  一、清代公案小说情况简介第47-48页
  二、《林公案》对常见公案小说的沿袭与突破第48-51页
 第二节 横向背景与纵向叙事的结合第51-56页
  一、借鉴两种史传手法,兼以“记人”和“叙事”第51-54页
  二、实录与虚构的结合第54-56页
 第三节 集中描写典型人物第56-67页
  一、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林公形象第56-61页
  二、人物群像的塑造第61-65页
  三、细节和语言等方面的成就与不足第65-67页
 第四节 《林公案》的教育与认识功能第67-69页
  一、《林公案》的教育功能第67页
  二、《林公案》的认识功能第67-69页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外模拟热CO2气腹对胃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新汉语水平考试与华语文能力测验对比分析--以新HSK五级与TOCFL流利级样卷听读试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