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模糊PD的两轮自平衡车的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两轮自平衡车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两轮自平衡车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外文献分析第16-18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反馈信号处理第19-39页
   ·传感器的选择第19页
   ·加速度计倾角测量原理与缺点第19-22页
     ·加速度计倾角测量原理第19-21页
     ·加速度计缺点第21-22页
   ·加速度计信号的小波阈值去噪第22-26页
     ·小波阈值去噪的必要性第22页
     ·小波阈值去噪的概念第22页
     ·加速度计信号的小波阈值去噪设计第22-25页
     ·小波阈值去噪仿真与结果第25-26页
   ·多传感器互补滤波第26-30页
     ·陀螺仪简介第26-27页
     ·陀螺仪测量角度时的缺陷第27-28页
     ·加速度计与陀螺仪互补滤波第28-30页
   ·系统辨识第30-37页
     ·系统辨识概述第30-32页
     ·利用系统辨识弥补互补滤波缺陷第32-35页
     ·模型验证第35-37页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模糊PD控制器设计第39-53页
   ·模糊PD算法简介第39-43页
     ·模糊控制理论第39-40页
     ·传统PID算法第40-41页
     ·模糊PD算法第41-43页
   ·自平衡车系统模糊PD算法设计第43-50页
     ·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以及论域第43-44页
     ·确定语言变量与隶属度第44-45页
     ·确定模糊控制规则第45-48页
     ·制定模糊控制查询表第48-50页
   ·小结第50-53页
第四章 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第53-61页
   ·构造自平衡车三维模型第54-55页
   ·连接MATLAB与ADAMS第55-56页
   ·建立联合仿真控制方框图第56-59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59-60页
     ·两种算法下自平衡车的阶跃响应第59页
     ·两种算法下自平衡车恢复稳定位置的性能对比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自平衡车物理样机设计与算法改进第61-79页
   ·自平衡车机械结构设计第61-62页
   ·自平衡车电气系统设计第62-72页
     ·电源电路第62-65页
     ·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第65-66页
     ·控制系统电路第66-70页
     ·直流无刷电机能耗制动电路第70-72页
   ·设计PCB板第72-74页
   ·实验并改进算法第74-77页
     ·算法存在的问题第74页
     ·算法的改进第74-77页
   ·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本文总结第79页
   ·不足与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ortex-M3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与光纤传感技术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