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缩写词 | 第11-13页 |
| 1 绪论 | 第13-24页 |
| ·模式生物果蝇 | 第13-14页 |
| ·果蝇中的干细胞 | 第14-17页 |
| ·果蝇胚胎神经干细胞 | 第14-15页 |
| ·果蝇幼虫神经干细胞 | 第15-16页 |
| ·果蝇中的其他干细胞 | 第16-17页 |
| ·不对称分裂 | 第17-18页 |
| ·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机制 | 第18-21页 |
| ·果蝇神经干细胞极性 | 第19页 |
| ·纺锤体定向组装 | 第19页 |
| ·细胞命运决定因子的不对称分布 | 第19-21页 |
| ·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缺陷与肿瘤发生 | 第21-22页 |
| ·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与细胞周期 | 第22-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40页 |
| ·分子生物学实验 | 第24-30页 |
| ·DNA实验 | 第24-29页 |
| ·RNA实验 | 第29-30页 |
| ·果蝇实验 | 第30-33页 |
| ·果蝇的基本操作 | 第30-31页 |
| ·实验中所用到的果蝇品系 | 第31页 |
| ·果蝇中的RNAi Knock down | 第31页 |
| ·同源重组 | 第31页 |
| ·MARCM产生神经干细胞克隆 | 第31-32页 |
| ·解剖幼虫获得大脑 | 第32页 |
| ·胚胎固定 | 第32-33页 |
| ·生化试验 | 第33-37页 |
| ·Western Blot | 第33-34页 |
| ·免疫荧光染色 | 第34-37页 |
| ·抗L(3)兔免疫血清的制备 | 第37-39页 |
| ·GST-L(3)融合蛋白表达 | 第37页 |
| ·蛋白表达条件 | 第37页 |
| ·蛋白大量表达 | 第37-38页 |
| ·融合蛋白收集与纯化 | 第38页 |
| ·抗体生产(兔免疫抗体) | 第38-39页 |
| ·实验中所用溶液 | 第39-40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40-63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通过RNAi筛选到与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相关的基因 | 第41-44页 |
| ·基因lethal(3)03670 | 第44-45页 |
| ·l(3)基因的突变等位基因l(3)~(268) | 第45-46页 |
| ·l(3)基因在神经干细胞细胞质中有表达 | 第46-50页 |
| ·l(3)~(268)纯合突变体胚胎神经干细胞表型 | 第50-51页 |
| ·l(3)基因调控神经干细胞细胞周期进程 | 第51-54页 |
| ·降低l(3)基因表达后大脑中神经干细胞数目减少 | 第54-56页 |
| ·降低l(3)基因表达后大脑EdU染色 | 第56-58页 |
| ·l(3)基因与神经干细胞细胞周期和自我更新有关 | 第58-62页 |
| ·l(3)~(268)纯合突变体神经干细胞克隆缺失Dpn~+神经干细胞 | 第58-59页 |
| ·l(3)~(268)纯合突变体神经干细胞克隆含有更少的后代细胞 | 第59-62页 |
| ·在野生型中过表达l(3)基因无异常表型 | 第62-63页 |
| 4 讨论 | 第63-67页 |
| ·l(3)调控神经干细胞细胞周期进程 | 第63-64页 |
| ·保持干细胞池的大小需要l(3)基因 | 第64页 |
| ·l(3)基因促进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 | 第64-65页 |
| ·l(3)基因将来的研究方向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