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2页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表面现象第11-14页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第14-16页
     ·自清洁第14-15页
     ·防结冰与防闪络第15页
     ·抗血凝第15-16页
     ·其他方面应用第16页
   ·表面超疏水的理论基础第16-23页
     ·表面张力及超疏水定义第16-17页
     ·接触角方程第17-21页
     ·迟滞角与滚动角第21-23页
   ·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研究进展第23-30页
     ·模板法第23-25页
     ·化学刻蚀法第25-26页
     ·热氧化法第26-27页
     ·一步溶液浸泡法第27-28页
     ·溶胶凝胶法第28-29页
     ·高分子材料/无机粒子复合法第29页
     ·其他方法第29-30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30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30-31页
   ·本课题创新点第31-32页
第二章 一步重氮盐溶液浸泡法制备超疏水金属表面第32-52页
   ·前言第32-33页
   ·实验部分第33-37页
     ·主要原料或试剂第3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3-34页
     ·间三氟甲基苯四氟硼酸重氮盐的合成第34页
     ·超疏水试样制备第34-35页
     ·表征方法第35-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51页
     ·疏水层表面形貌分析第37-38页
     ·CF_3BD 质量浓度对涂层表面静态接触角的影响第38-40页
     ·CF_3BD 质量浓度对涂层表面滚动角的影响第40页
     ·疏水层表面元素分析第40-41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41-43页
     ·疏水机理分析第43-45页
     ·表面疏水物质形成机理第45-49页
     ·附着力测试第49页
     ·疏水效果保持率第49-50页
     ·溶液的 PH 值对接触角与滚动角的影响第50页
     ·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性能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化学置换沉积法制备金属锌超疏水表面第52-68页
   ·前言第52页
   ·实验部分第52-55页
     ·主要原料或试剂第52-5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3页
     ·疏水试样制备第53-54页
     ·表征方法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7页
     ·反应溶液浓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5-57页
     ·反应液浓度对疏水表面水滴静态接触角的影响第57页
     ·反应液浓度对疏水表面滚动角的影响第57-59页
     ·反应时间对沉积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9-61页
     ·反应时间对沉积膜疏水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疏水机理分析第62-65页
     ·超疏水表面组成分析及反应机理第65-66页
     ·附着力测试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模板法-剥离工艺制备硅橡胶超疏水表面第68-77页
   ·前言第68-69页
   ·实验部分第69-70页
     ·主要原料或试剂第6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69页
     ·样品制备第69-70页
     ·表征方法第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76页
     ·复印纸为模板的超疏水表面形貌分析第70-71页
     ·书写纸为模板的超疏水表面形貌分析第71-72页
     ·复型表面的超疏水性质第72-73页
     ·超疏水机理分析第73-74页
     ·织物为模板的高温硫化硅橡胶表面形貌分析第74页
     ·复型剥离后高温硫化硅橡胶表面疏水性分析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协同运动的轨迹优化研究
下一篇:钣金特征造型功能研究与技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