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 | 第18-31页 |
·国际铁矿石市场概况 | 第18-23页 |
·国际铁矿石分布情况 | 第18-19页 |
·国际铁矿石供给 | 第19-21页 |
·国际铁矿石需求 | 第21-23页 |
·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历史演进过程 | 第23-27页 |
·内部转移价格与现货市场定价机制(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60年代末) | 第23-24页 |
·长期合同价格机制(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末) | 第24页 |
·年度谈判定价机制(20世纪80年代—2010年) | 第24-26页 |
·指数定价机制(2010年至今) | 第26-27页 |
·定价机制的金融化趋势 | 第27页 |
·国际铁矿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供需关系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 第27-28页 |
·市场结构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 第28-29页 |
·铁矿石海运费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 第29页 |
·金融因素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 第29-30页 |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3章 中国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缺失现状及影响 | 第31-36页 |
·中国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缺失的现状 | 第31-34页 |
·长期谈判定价机制中被动接受铁矿石价格涨幅 | 第31-33页 |
·被迫接受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的转变 | 第33-34页 |
·中国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缺失对中国的影响 | 第34-36页 |
·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 第34页 |
·对相关下游行业的影响 | 第34-35页 |
·其他影响 | 第35-36页 |
第4章 中国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6-48页 |
·中国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缺失的深层原因 | 第36-39页 |
·国际铁矿石生产商的寡头垄断 | 第36-37页 |
·国际金融资本对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渗透 | 第37-38页 |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 第38-39页 |
·中国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缺失的政策原因 | 第39-41页 |
·政府唯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 | 第39-40页 |
·钢铁产业政策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 第40-41页 |
·中国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缺失的现实基础 | 第41-48页 |
·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且进口集中度高 | 第41-45页 |
·中国铁矿石进口贸易秩序混乱 | 第45-46页 |
·中国钢铁企业未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 第46页 |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不成熟 | 第46-48页 |
第5章 中国争取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的对策建议 | 第48-55页 |
·中国争取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的原则 | 第48-49页 |
·坚持中国主体性原则 | 第48页 |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 | 第48-49页 |
·中国争取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的政府对策 | 第49-52页 |
·制定具有远见的经济发展战略 | 第49-50页 |
·完善钢铁产业政策,提高产业集中度 | 第50-51页 |
·创建有序的进口市场环境 | 第51页 |
·建设中国自己的期货市场 | 第51-52页 |
·中国争取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的企业对策 | 第52-55页 |
·拓展铁矿石来源,稳定铁矿石供给 | 第52-53页 |
·提高铁矿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53-54页 |
·建立国内优质企业的统一采购联盟 | 第54页 |
·增强风险意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