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出版“快餐”现象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图书“快餐”现象的界定 | 第14-25页 |
·国内图书出版“快餐”趋势蔓延 | 第14-18页 |
·“快餐”图书与畅销书的区别 | 第18页 |
·“快餐”图书在图书市场上的表现 | 第18-25页 |
·恶性跟风模仿图书 | 第18-20页 |
·粗制滥造图书 | 第20-21页 |
·图名为利图书 | 第21-22页 |
·庸俗媚俗图书 | 第22-23页 |
·盗版伪造图书 | 第23-25页 |
第3章 图书出版“快餐”现象特点及其影响 | 第25-34页 |
·图书出版“快餐特点 | 第25-31页 |
·抢时间、跟风赶潮多 | 第25-26页 |
·质量差、内容错漏多 | 第26-27页 |
·少创新、同质内容多 | 第27-28页 |
·翻新快、涉及种类多 | 第28-29页 |
·卖书号、披着“合法”出版外衣多 | 第29页 |
·找據头、华而不实装帖多 | 第29-30页 |
·善迎合、内容格调低多 | 第30-31页 |
·图书出版“快餐”现象产生的影响 | 第31-34页 |
·扰乱民众思想,挫伤民众对图书阅读的热情 | 第31-32页 |
·影响了我国图书出口,严重制约正规出版业的发展 | 第32-33页 |
·内容低俗庸俗,阻碍先进文化的传播 | 第33-34页 |
第4章 图书出版“快餐”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34-41页 |
·图书出版快餐”产生的主观原因 | 第34-37页 |
·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 | 第34-35页 |
·作者队伍的急功近利 | 第35页 |
·编辑团队的素质下滑 | 第35-37页 |
·图书出版“快餐”产生的客观原因 | 第37-41页 |
·管理制度缺失,监管打击不力 | 第37-38页 |
·大众认知不高,公德意识弱化 | 第38-39页 |
·浅阅读”现象突显 | 第39页 |
·社会浮躁和功利性与日俱增 | 第39-41页 |
第5章 解决图书出版“快餐”的对策 | 第41-52页 |
·严格管理图书市场,打击出版“快餐”现象 | 第41-44页 |
·严格图书市场准入标准,抬高出版业界门滥 | 第41-42页 |
·加强图书市场监管,重拳打击非法出版行为 | 第42-43页 |
·建章立制,完善出版法律制度 | 第43-44页 |
·推动图书市场“软强制”,遏制出版“快餐”现象 | 第44-46页 |
·建立出版行业协会,实现行业的全面自律 | 第44-45页 |
·实现协会管理的监控,实现行业协会的长效发展 | 第45-46页 |
·提升出版行业整体素质,助力全民阅读 | 第46-52页 |
·适应形势,实现全方面创新 | 第46-47页 |
·专业编辑人才培养,提高精编细作能力 | 第47-48页 |
·整合有限资源,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 第48-49页 |
·转变出版利润考核指标,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 第49-50页 |
·树立优秀出版者典型,表彰激励经典作品 | 第50页 |
·政府提供帮扶,完善城乡图书公共设施建设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