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社会资本研究--基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个案研究
|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31页 |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四、文献梳理 | 第13-26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 六、文章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结构性的家庭社会资本 | 第31-57页 |
| 一、家庭的结构 | 第31-38页 |
| 1. 常见的核心家庭 | 第31-33页 |
| 2. 较富裕的主干家庭 | 第33-34页 |
| 3.残缺的单亲家庭 | 第34-38页 |
| 二、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 | 第38-45页 |
| 1. 经济条件较好的个体户 | 第38-41页 |
| 2. 给老板打工 | 第41-45页 |
| 三、孩子的文化投入 | 第45-55页 |
| 1. 居住空间 | 第46-47页 |
| 2. 单人床、学习桌和课外书 | 第47-49页 |
| 3. 矛盾的课外活动:学校热、家庭冷 | 第49-54页 |
| 4. 自由玩耍的时光:瞎逛和看电视 | 第54-55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三章 家庭内的社会资本 | 第57-77页 |
| 一、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 第57-65页 |
| 1. 懂事和叛逆 | 第57-60页 |
| 2. 感恩节:我为爸妈做家务 | 第60-61页 |
| 3. 家庭亲子学习时间 | 第61-65页 |
| 二、家长的教育期望 | 第65-72页 |
| 1. 读大学,期望好工作 | 第65-66页 |
| 2. 分数第一,轻松文体 | 第66-67页 |
| 3. 职业期望,男女有别 | 第67-68页 |
| 4. 家庭结构的影响 | 第68-69页 |
| 5. 家长生活态度的影响 | 第69-72页 |
| 三、血缘亲情——手足情深 | 第72-76页 |
| 1. 兄弟姐妹:可以依靠的人 | 第72-73页 |
| 2. 隔代亲:家庭连接的纽带 | 第73-74页 |
| 3. 走亲戚:孩子期待的欢乐时光 | 第74-76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四章 家庭间的社会资本 | 第77-98页 |
| 一、家长与学校老师的交流 | 第77-86页 |
| 1. “温顺”的家长 | 第77-80页 |
| 2. 预约家长会——家长难请 | 第80-82页 |
| 3. 家庭作业的困惑 | 第82-86页 |
| 二、关系——邻居和同事 | 第86-92页 |
| 1. 不串门的邻居 | 第86-87页 |
| 2. 危楼没邻居——家穷重病遭人欺 | 第87-89页 |
| 3. 和工友聊孩子——哪里的学校好? | 第89-92页 |
| 三、社区和公共机构的力量 | 第92-97页 |
| 1. 遭遇意外——公益机构在哪里? | 第92-95页 |
| 2. 天价医药费——现代医术和老家土方 | 第95-96页 |
| 3. 妇女真的斤斤计较嘛?——女劳工的生存策略 | 第96-97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98-102页 |
| 一、本研究的总结 | 第98-100页 |
| 二、研究讨论 | 第100-102页 |
| 附录 | 第102-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 后记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