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挖掘机动臂能量回收单元及系统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目录 | 第13-15页 |
| 图表目录 | 第15-17页 |
| 1 绪论 | 第17-35页 |
| 摘要 | 第17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7-20页 |
| ·背景介绍 | 第17-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动臂能量回收的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 ·流量再生回路 | 第20-21页 |
| ·机械式回收系统 | 第21-22页 |
| ·液压蓄能器回收系统 | 第22-24页 |
| ·电气式回收系统 | 第24-28页 |
| ·永磁发电机的设计与控制介绍 | 第28-32页 |
| ·设计及优化 | 第28-31页 |
| ·控制方法 | 第31-32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2 能量回收系统方案的提出及建模分析 | 第35-49页 |
| 摘要 | 第35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系统工况与评价指标 | 第36-38页 |
| ·工况特点分析 | 第36-37页 |
| ·性能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 ·结构方案及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 ·系统建模与分析 | 第39-47页 |
| ·数学模型 | 第39-44页 |
| ·损耗分析 | 第44-46页 |
| ·关键参数设计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3 能量回收发电机的设计及优化研究 | 第49-67页 |
| 摘要 | 第49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50-52页 |
| ·基本参数、结构和控制方式 | 第50-51页 |
| ·设计流程 | 第51-52页 |
| ·电磁设计与优化 | 第52-59页 |
| ·定子参数化设计模型 | 第52-55页 |
| ·粒子群算法优化 | 第55-57页 |
| ·永磁体结构参数设计 | 第57-58页 |
| ·电枢反应及最大去磁 | 第58-59页 |
| ·温升计算与校核 | 第59-63页 |
| ·热阻网络模型 | 第59-62页 |
| ·间歇性作业的温升计算 | 第62-63页 |
| ·样机测试及分析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4 液压马达-发电机能量回收单元的控制 | 第67-79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控制器设计及分析 | 第68-73页 |
| ·电流控制 | 第68-71页 |
| ·转速控制 | 第71-73页 |
| ·仿真研究 | 第73-75页 |
| ·试验研究 | 第75-78页 |
| ·试验台架介绍 | 第75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5-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5 能量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 第79-95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引言 | 第79-80页 |
| ·控制方法的提出 | 第80-82页 |
| ·动态性能分析 | 第82-89页 |
| ·试验研究 | 第89-92页 |
| ·试验台架介绍 | 第89-91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 6 基于压差控制的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 第95-109页 |
| 摘要 | 第95页 |
| ·引言 | 第95-96页 |
| ·能量回收原理的扩展 | 第96-98页 |
| ·无压差传感器控制 | 第98-100页 |
| ·试验研究 | 第100-106页 |
| ·操作性试验 | 第100-103页 |
| ·节能性试验 | 第103-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3页 |
| ·工作总结 | 第109-110页 |
| ·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 ·研究展望 | 第111-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23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