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有机荧光染料 8-苯胺-1-萘磺酸(1,8-ANS)概述 | 第13-15页 |
| ·1,8-ANS 分子的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 ·1,8-ANS 分子的性质及用途 | 第14页 |
| ·1,8-ANS 双荧光机理的实验及理论报道 | 第14-15页 |
| ·分子内电荷转移与双荧光现象 | 第15-20页 |
| ·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发态与双荧光现象 | 第16-18页 |
| ·电荷转移模型 | 第18-20页 |
| ·扭转电荷转移模型 | 第18-19页 |
| ·平面电荷转移模型 | 第19页 |
| ·摇摆电荷转移模型 | 第19-20页 |
| ·再杂化电荷转移模型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计算方法和细节 | 第22-30页 |
| ·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22-25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2页 |
|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22-25页 |
| ·Gaussian09 软件包的介绍 | 第25页 |
| ·Gaussian 概述 | 第25页 |
| ·Gaussian09 概述 | 第25页 |
| ·表征电荷转移激发程度的电荷转移指数 | 第25-26页 |
| ·技术路线与计算内容 | 第26-3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计算方法和内容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1,8-ANS 在乙醇溶液中双荧光机理的理论计算 | 第30-54页 |
| ·构像搜索 | 第30-31页 |
| ·垂直激发的性质 | 第31-38页 |
| ·基态几何结构与计算的吸收光谱性质 | 第31-36页 |
| ·S0→S1垂直激发的电荷转移性质 | 第36-38页 |
| ·1,8-ANS 乙醇溶液中 S1平衡态几何结构及其荧光性质 | 第38-45页 |
| ·1,8-ANS 乙醇溶液中 S1平衡态几何结构与计算荧光光谱 | 第38-42页 |
| ·NP 态和 CT 态的电荷转移性质 | 第42-45页 |
| ·1,8-ANS 乙醇溶液中的双荧光机理 | 第45-54页 |
| 第四章 溶剂极性对 1,8-ANS 荧光性质影响的理论计算 | 第54-76页 |
| ·A,B 系列基态与激发态能量极小位置的几何结构 | 第54-57页 |
| ·A,B 系列垂直激发性质 | 第57-63页 |
| ·A,B 系列荧光性质以及溶剂对其影响 | 第63-7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6-77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附录 | 第82-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0-101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101-102页 |
| 附表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