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数学勘探论文

庐枞矿集区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1-19页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13页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3-17页
     ·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技术研究现状第13-16页
     ·庐枞矿集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6-17页
   ·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认识第17-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主要成果认识第17-19页
第2章 三维地球物理建模技术及实施方案第19-31页
   ·3D建模原理第19-26页
   ·建立3D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流程第26-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特征第31-45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31-39页
     ·基底与盖层第31-36页
     ·构造第36-37页
     ·侵入岩第37-39页
   ·区域成矿特征第39-43页
     ·矿床类型第39-40页
     ·成矿规律第40-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重磁场处理与解释第45-54页
   ·矿集区重力场处理与解释第45-49页
   ·矿集区磁力场处理与解释第49-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5章 反射地震成像第54-68页
   ·反射地震剖面部署第55-56页
   ·反射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第56-65页
     ·Lz09-01剖面的地质解释第56-59页
     ·Lz09-02剖面的地质解释第59-60页
     ·Lz09-03剖面的地质解释第60-62页
     ·Lz09-04剖面的地质解释第62-63页
     ·Lz09-05剖面的地质解释第63-65页
   ·庐枞矿集区深部结构讨论第65-66页
   ·小结第66-68页
第6章 庐枞矿集区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第68-88页
   ·岩/矿石物性测量第68-72页
   ·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过程第72-86页
     ·建模区域定义第74-75页
     ·初始模型第75-83页
     ·反演拟合第83-86页
     ·可视化第86页
   ·小结第86-88页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8页
个人简历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叔本华对意志可知性的论证
下一篇: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成矿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