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的悲情登场——原初意义上的“伤痕文学” | 第16-34页 |
一 “伤痕文学”的兴起 | 第17-25页 |
(一) 歌颂还是暴露? | 第18-20页 |
(二) 能不能写悲剧? | 第20-22页 |
(三) 向前看还是向后看?“歌德”还是“缺德”? | 第22-25页 |
二 集体创伤记忆里的历史书写 | 第25-31页 |
(一) 高昂的革命叙述 | 第25-29页 |
(二) 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 | 第29-31页 |
三 “伤痕文学”的转化 | 第31-34页 |
第二章 “伤痕文学”概念外延的扩展 | 第34-51页 |
一 零散的“创伤记忆工作” | 第34-44页 |
(一) 声嘶力竭的揭露 | 第35-37页 |
(二) 癔症状态下的叙述 | 第37-40页 |
(三) 狂欢的荒诞叙述 | 第40-42页 |
(四) 怀旧的理想化叙述 | 第42-44页 |
二 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的断裂 | 第44-51页 |
第三章 反思“伤痕文学” | 第51-63页 |
一 “伤痕文学”的不足 | 第51-54页 |
(一) “解冻文学”与“伤痕文学” | 第52-53页 |
(二) “捷克文学”与“伤痕文学” | 第53-54页 |
二 “伤痕文学”的历史语境 | 第54-58页 |
三 作家与批判意识 | 第58-63页 |
结语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