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者深 出古者远--宋代画院教育制度对当今中国画教学的启示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绪论 | 第11-15页 |
| (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二)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宋代画院及其制度的设立 | 第15-23页 |
| (一) 宋代画院概况 | 第15页 |
| (二) 画院制度的设立 | 第15-23页 |
| 1. 录用制度 | 第15-17页 |
| 2. 考试制度 | 第17-18页 |
| 3. 课程设置 | 第18-19页 |
| 4. 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 | 第19-23页 |
| 第二章 当今高校中国画教学的现状和不足 | 第23-27页 |
| (一) 当今高校中国画教学的现状 | 第23-24页 |
| (二) 当今高校中国画教学的不足 | 第24-27页 |
| 1. 美术高考形式单一 | 第24-25页 |
| 2. 课程设置中西方绘画训练过重 | 第25-26页 |
| 3. 中国画的教学体系不够系统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宋代画院体制对当今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启示 | 第27-47页 |
| (一) 改革中国画专业的高考入学制度 | 第28-30页 |
| (二) 调整造型基础课程,压缩素描课 | 第30-32页 |
| (三) 完善中国画教学体系 | 第32-38页 |
| 1. 对书法能力的培养和督促 | 第32-34页 |
| 2. 体验篆刻,学会用印 | 第34-35页 |
| 3. 重视临摹,增设小品画课程 | 第35-37页 |
| 4. 美术理论知识的补充 | 第37-38页 |
| (四) 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 第38-41页 |
| (五) 课程模式的多样组合 | 第41-47页 |
| 1. 对其他课程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 2. 适合中国画专业的课程模式 | 第43-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