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

平面设计中的手形符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一、课题缘起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论文创新之处第11页
 四、本文主要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手形符号的“源”与“流”第13-19页
 一、手的形象溯源第13-14页
 二、手势——人类最初的语言第14-15页
 三、手形符号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第15-19页
第三章 手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第19-23页
 一、手形符号直观性强,能够直击设计主题第19-21页
 二、手形符号作为设计元素能够增强设计的识别性和趣味性第21页
 三、手形符号作为共享符号可体现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第21-23页
第四章 平面设计中的手形符号解析第23-41页
 一、平面设计中的手形符号分类第23-27页
  (一)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类第23-26页
  (二) 从图形设计的角度分类第26-27页
 二、手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第27-31页
  (一) 标志设计中的手形符号第27-28页
  (二) 招贴设计中的手形符号第28-29页
  (三) 广告设计中的手形符号第29页
  (四) 书籍设计中的手形符号第29-30页
  (五) 插画设计中的手形符号第30页
  (六) 包装设计中的手形符号第30-31页
 三、用符号学理论分析平面设计作品中的手形符号第31-37页
  (一) 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第31-32页
  (二) 对平面设计中手形符号的概念分析第32-33页
  (三) 用行为符号学理论分析平面设计中的手形符号第33-37页
 四、东、西方平面设计中手形符号运用的差异第37-41页
第五章 平面设计中手形符号的再生第41-51页
 一、手形符号再生的意义第41页
 二、手形符号再生的方法第41-47页
  (一) 解构与重组第41-44页
  (二) 嫁接与融合第44-45页
  (三) 重构与置换第45-46页
  (四) 悖论与歧义第46页
  (五) 寓意手法第46-47页
 三、手形符号再生应注意的问题第47-51页
  (一) 注意创意的独特性,要避免雷同第47-48页
  (二) 努力找出手形符号的公有意谓,使其为更多人理解和接受第48-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后记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远山水画艺术程式研究
下一篇:入古者深 出古者远--宋代画院教育制度对当今中国画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