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6页 |
| CONTENTS | 第6-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前言 | 第10-18页 |
| ·PRRSV 生物学特征 | 第10-14页 |
| ·PRRSV 基因组结构 | 第11-14页 |
| ·PRRSV 遗传变异 | 第14-15页 |
| ·结构蛋白编码区的变异 | 第14-15页 |
| ·非结构蛋白编码区的变异 | 第15页 |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 第15-18页 |
| ·LAMP 原理 | 第15-16页 |
| ·LAMP 方法特点 | 第16页 |
| ·LAMP 的应用 | 第16-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 ·材料 | 第18-19页 |
| ·菌株与载体 | 第18页 |
| ·病料来源 | 第18页 |
| ·细胞系与病毒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6页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第19-21页 |
| ·PRRSV GP5,M,N 和 NSP2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1-24页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 RT-LAMP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4-26页 |
| ·引物设计 | 第24页 |
| ·扩增模版的制备 | 第24页 |
| ·RT-LAMP 反应体系 | 第24页 |
| ·RT-LAMP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 ·RT-LAMP 特异性检测 | 第25页 |
| ·RT-LAMP,RT-PCR 和 real-time PCR 敏感性的比较 | 第25页 |
| ·临床样品的检测 | 第25-26页 |
| 3 结果 | 第26-42页 |
| ·PRRSV 的分离鉴定 | 第26-29页 |
| ·病料中 PRRSV 的鉴定 | 第26页 |
| ·病毒的分离 | 第26-27页 |
| ·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 第27-28页 |
| ·病毒的 RT-PCR 鉴定 | 第28-29页 |
| ·PRRSV NSP2 和 ORF567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9-37页 |
| ·PRRSV NSP2 基因片段的扩增结果 | 第29-30页 |
| ·NSP2 片段连接 T 载体后质粒的鉴定 | 第30页 |
| ·PRRSV ORR567 基因的扩增结果 | 第30-31页 |
| ·PRRSV ORF567 片段连接 T 载体后质粒的鉴定 | 第31-32页 |
| ·PRRSV JILINTN1 和 JILINTN2 株的序列分析 | 第32-37页 |
| ·PRRSV RT-LAMP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7-42页 |
| ·RT-LAMP 扩增产物的检测结果 | 第37页 |
| ·RT-LAMP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7页 |
| ·敏感性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 ·特异性检测结果 | 第38-41页 |
| ·临床样本分析 | 第41-42页 |
| 4 讨论 | 第42-44页 |
| ·病毒的分离培养 | 第42页 |
| ·病毒主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42-43页 |
| ·LAMP | 第43-44页 |
| 5 结论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