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金融效率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金融效率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国外金融效率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金融效率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外金融效率研究简要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2 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8-20页 |
·格利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 第18页 |
·金融结构理论 | 第18-19页 |
·金融深化理论 | 第19页 |
·金融约束理论 | 第19-20页 |
·金融资源理论 | 第20页 |
·农村金融理论 | 第20-23页 |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20-21页 |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1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1-23页 |
3 安徽省农村金融效率的现状分析 | 第23-34页 |
·影响农村金融效率的内部因素 | 第23-28页 |
·金融机构的支农职能不足 | 第23-25页 |
·农村资金的外流严重 | 第25-27页 |
·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 | 第27-28页 |
·农村金融机构质量的限制 | 第28页 |
·影响农村金融效率的外部因素 | 第28-34页 |
·农村经济环境 | 第28-31页 |
·农村金融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 第31-32页 |
·农村信用环境 | 第32-34页 |
4 安徽省农村金融效率实证分析 | 第34-49页 |
·因子分析 | 第34-43页 |
·因子分析步骤 | 第34-35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5-38页 |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因子分析的结果 | 第38-42页 |
·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数据来源及运用方法 | 第43页 |
·相关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页 |
·回归分析 | 第44-48页 |
·回归分析模型建立 | 第45页 |
·指标选取 | 第45-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实证分析结果小结 | 第48-49页 |
5 提高安徽省农村金融效率的相关建议 | 第49-56页 |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49-50页 |
·培育“龙头”企业 | 第49-50页 |
·增加产业环节,促进农业的一体化经营 | 第50页 |
·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区 | 第50页 |
·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 | 第50页 |
·政策法规环境改革 | 第50-52页 |
·农村金融产权制度的改革 | 第50-51页 |
·加快适用于农村金融的金融法律的制定 | 第51-52页 |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 第52-54页 |
·政府倡导信用建设 | 第53页 |
·民间积极建设信用环境 | 第53页 |
·建立信用激励机制 | 第53页 |
·改革农户融资方式 | 第53-54页 |
·金融中介机构改革 | 第54-56页 |
·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支农职能 | 第54页 |
·增强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 | 第54页 |
·农村信用社改革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