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多天线增强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16页
     ·LTE-Advanced系统第11-12页
     ·LTE-Advanced关键技术第12-14页
     ·MIMO通信系统及协作多点技术第14-16页
   ·主要研究工作及论文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概述第18-25页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研究背景第18-19页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第19-24页
     ·CoMP的定义和研究意义第19-20页
     ·CoMP系统的分类第20-23页
     ·联合传输技术(JT)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MU-MIMO系统中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技术研究第25-33页
   ·MU-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的研究背景第25-26页
   ·MU-MIMO系统模型第26-27页
   ·基于迫零准则的预编码技术第27-29页
     ·信道反转预编码(ZF-CI)第27-28页
     ·块对角化预编码(BD)第28-29页
   ·基于MMSE准则的预编码技术第29-30页
   ·基于SLNR准则的预编码技术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SLNR预编码与功率分配方案研究第33-56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第33页
   ·已有的SLNR预编码与功率分配相结合的方案第33-41页
     ·以系统容量为优化目标的功率分配方案第33-39页
     ·以传输质量为优化目标的功率分配方案第39-41页
   ·提出的SLNR预编码与功率分配结合方案第41-55页
     ·系统模型第41-46页
     ·基于MMSE准则的SLNR预编码最优功率分配方案第46-50页
     ·基于MMSE准则的SLNR预编码次优功率分配方案第50页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第50-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论文总结第56-57页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57-58页
附录1:参考文献第58-64页
附录2:缩略语表第64-66页
附录3:致谢第66-68页
附录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持对称10.0Gbit/s的WDM-EPON系统的PHY层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语音系统在基带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