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展地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江苏省沭阳县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页 |
·逻辑路径和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逻辑路径 | 第16页 |
·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创新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17-18页 |
·文章创新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后发展地区面临的挑战 | 第20-28页 |
·后发展地区一般的经济特征 | 第20-24页 |
·经济基础还较为薄弱 | 第20-21页 |
·城镇建设还不够发达 | 第21-22页 |
·社会事业还需大投入 | 第22-23页 |
·执政理念需强化更新 | 第23-24页 |
·后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 第24页 |
·政治生态环境 | 第24页 |
·经济生态环境 | 第24页 |
·文化生态环境 | 第24页 |
·后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24-28页 |
·加快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 第24-25页 |
·难点热点问题相对较多 | 第25-26页 |
·统筹城乡发展压力较大 | 第26页 |
·社会管理理念面临挑战 | 第26-28页 |
3. 沭阳县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 | 第28-35页 |
·沭阳的县情 | 第28-30页 |
·经济政治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发展的阶段情况 | 第29-30页 |
·沭阳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 第30-32页 |
·明确发展思路 | 第30页 |
·科学制定价值取向 | 第30-31页 |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 第31-32页 |
·沭阳社会管理创新的架构 | 第32-35页 |
·向打造服务性政府转变 | 第32-33页 |
·科学运用市场的有形之手 | 第33-34页 |
·注重加强社会事业 | 第34-35页 |
4. 沭阳县社会管理创新的优势和瓶颈 | 第35-39页 |
·主要优势 | 第35-36页 |
·独特的政治生态优势 | 第35页 |
·持续增长的县域经济 | 第35页 |
·快速进步的城乡社会事业 | 第35页 |
·社会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 | 第35-36页 |
·面临的主要“瓶颈” | 第36-37页 |
·治理方式的转变 | 第36页 |
·顶层设计与中层落实相适应 | 第36页 |
·群众参与度相适应 | 第36-37页 |
·沭阳县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尝试 | 第37-39页 |
·在执政理念上突出严 | 第37页 |
·在加快发展上突出活 | 第37页 |
·在社会事业上注重广 | 第37-39页 |
5. 县域社会管理实践的探索 | 第39-43页 |
·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思想的解放 | 第39-40页 |
·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 | 第40-41页 |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第41-43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3-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