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第14-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重难点分析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普惠金融的界定及理论渊源 | 第19-27页 |
·普惠金融概念及内涵 | 第19-20页 |
·农村金融发展范式的转变和普惠金融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20-24页 |
·农村金融发展的三种理论流派 | 第20-23页 |
·普惠性农村金融理念的形成过程 | 第23-24页 |
·普惠金融理念下农村金融体系的设计 | 第24-27页 |
第3章 国外农村普惠金融的实践及经验 | 第27-35页 |
·国外发展小额信贷推行普惠金融的实践 | 第27-32页 |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 | 第28-30页 |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 | 第30-32页 |
·国外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经验 | 第32-35页 |
·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是小额信贷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32-33页 |
·小组联保机制可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和信贷机构运营成本 | 第33页 |
·实行灵活的市场化利率以实现机构可持续性发展 | 第33页 |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SWOT 分析 | 第35-42页 |
·内部条件分析 | 第35-39页 |
·优势分析 | 第35-36页 |
·劣势分析 | 第36-39页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39-41页 |
·机遇分析 | 第39-40页 |
·威胁分析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我国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个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 第42-51页 |
·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 第42-48页 |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经营状况 | 第43-44页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经营状况 | 第44-45页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经营状况 | 第45页 |
·山东省农村合作机构经营状况 | 第45-47页 |
·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 | 第47页 |
·山东省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状况 | 第47-48页 |
·山东省“普惠金融”实践者的典型——寿光农村商业银行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与对策 | 第51-55页 |
·服务提供者层面:优化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 第51-53页 |
·建立健全普惠性金融组织体系 | 第51-52页 |
·完善小额信贷组织的内部机制 | 第52页 |
·完善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机制 | 第52页 |
·拓宽融资渠道 | 第52-53页 |
·市场建设层面:建设与普惠金融相适应的保障机制 | 第53页 |
·加强信用体制和机制建设 | 第53页 |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53页 |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第53页 |
·立法和政策协调层面: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 第53-55页 |
·加大普惠金融立法力度 | 第53-54页 |
·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 第54页 |
·在税收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