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铁电及压电器件论文

d31模式悬臂梁压电换能器致动和俘能性能的理论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压电效应和压电薄膜第9-11页
     ·压电效应第9-10页
     ·压电本构方程第10页
     ·压电薄膜第10-11页
   ·悬臂梁结构压电换能器第11-15页
     ·微悬臂梁压电薄膜致动器第12-13页
     ·悬臂梁压电俘能器第13-15页
   ·悬臂梁压电换能器理论模型第15-18页
     ·铁木辛柯粱理论第15-16页
     ·欧拉伯努利粱理论第16-17页
     ·悬臂梁压电换能器理论模型发展简述第17-18页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第18-20页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第18-19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9-20页
第2章 基于欧拉粱理论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理论分析第20-32页
   ·引言第20页
   ·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建模第20-25页
     ·压电致动器 1-3 型工作模式的本构方程第21-22页
     ·多层微悬臂梁的中性面确定第22页
     ·多层微悬臂梁的弯矩确定第22-23页
     ·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动态挠度的求解第23-25页
   ·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提出的模型第25-29页
     ·模拟计算参数的选取第25-26页
     ·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有限元建模第26页
     ·模型正确性的验证第26-29页
   ·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性能预测第29-31页
     ·谐振频率和自由端挠度对缓冲层和电极层厚度的依赖关系第29-30页
     ·谐振频率和顶端挠度对 Si 衬底厚度的依赖关系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铁木辛柯粱理论串联悬臂梁双晶片压电俘能器的理论分析第32-47页
   ·引言第32页
   ·串联悬臂梁压电双晶片的建模第32-41页
     ·串联悬臂梁压电双晶片机电耦合方程确定第33-37页
     ·串联悬臂梁双晶片压电俘能器模态分析第37-40页
     ·简谐振动下压电俘能器的稳态响应第40-41页
   ·实验结果验证提出的模型第41-46页
     ·串联悬臂梁双晶片压电俘能器模拟参数选取第42页
     ·不同负载下的压电俘能器输出电压和功率频率响应第42-45页
     ·压电俘能器输出电压和功率对负载电阻的依赖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理论分析第47-54页
   ·引言第47页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设计第47-48页
     ·悬臂梁应力节点的含义第47-48页
     ·分段和未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设计第48页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动态分析第48-51页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建模第48-49页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几何和材料参数选取第49页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动态模拟第49-51页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静态分析第51-53页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理论建模第51-52页
     ·分段电极微悬臂梁压电致动器的静态模拟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总结和展望第54-56页
   ·全文总结第54页
   ·工作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会议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增长研究
下一篇:基于企业技术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