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金纳米棒的表面等离激元性质 | 第11-17页 |
·表面等离激元简介 | 第11-13页 |
·金纳米棒简述 | 第13-17页 |
·金核/银壳纳米棒简述 | 第17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第17-21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理 | 第18-20页 |
·基底LSPR峰位置与SERS强度的波长相关性 | 第20页 |
·“hot spots”在SERS中的作用及构建 | 第20-21页 |
·金纳米颗粒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21-28页 |
·非线性光学简介 | 第22-26页 |
·Z-scan测试简介 | 第26-28页 |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纳米棒的合成、组装及表征 | 第29-42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30页 |
·金纳米棒的制备及纯化 | 第30-31页 |
·金纳米棒长径比及浓度计算 | 第31-32页 |
·金纳米棒的LSPR峰波长调节 | 第32页 |
·金纳米棒的组装 | 第32-33页 |
·拉曼信号分子嵌入式金核/银壳纳米棒的合成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合成金纳米棒的原理 | 第33-34页 |
·金纳米棒的表征 | 第34-37页 |
·金纳米棒的波长调节及组装 | 第37-38页 |
·金核/银壳纳米棒的合成及表征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金纳米棒LSPR峰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相关性 | 第42-53页 |
·引言 | 第42-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44页 |
·对氨基苯硫酚粉末拉曼光谱测量 | 第44页 |
·金纳米棒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测量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金纳米棒增强拉曼光谱 | 第45-49页 |
·金纳米棒LSPR峰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相关性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金核/银壳纳米棒LSPR峰和SERS的相关性 | 第53-63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54页 |
·分子嵌入式金核/银壳纳米棒的合成 | 第54-55页 |
·分子嵌入式金核/银壳纳米棒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测量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分子嵌入式金核/银壳纳米棒增强拉曼散射 | 第55-56页 |
·金核/银壳纳米棒LSPR峰和SERS的相关性 | 第56-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金纳米颗粒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63-73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4-67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64-65页 |
·金纳米粒子/纳米棒/纳米簇的合成 | 第65-66页 |
·Z-scan数据拟合 | 第66-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1页 |
·金纳米粒子及纳米棒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67-69页 |
·金纳米簇及金纳米粒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