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

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多星在轨运行通信链路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课题背景第9-11页
     ·气象卫星概述第9页
     ·卫星通信面临的问题第9-10页
     ·极轨气象卫星多星在轨通信第10-11页
   ·课题的提出第11-12页
     ·多星在轨时面临的问题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2-13页
第2章 卫星链路设计基本原理第13-21页
   ·概述第13页
   ·基本传输理论第13-17页
   ·噪声温度和 G/T第17-18页
   ·链路预算第18-19页
   ·链路设计第19页
   ·链路设计的步骤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雨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21-37页
   ·雨衰模型第21-27页
   ·雨衰分析第27-36页
     ·降雨强度对衰减的影响第27-30页
     ·天线仰角对降雨衰减的影响第30-33页
     ·频率对降雨衰减的影响第33-35页
     ·极化倾角对雨衰的影响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多星在轨运行通信链路研究第37-46页
   ·卫星静止轨道资源第37页
   ·多星在轨运行对数传链路的影响第37-38页
   ·多星在轨运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第38-40页
   ·邻星干扰的类型第40-42页
     ·同轨道单邻星干扰第40页
     ·同轨道多邻星干扰第40-41页
     ·不同轨道邻星干扰第41-42页
   ·邻星干扰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多星在轨运行模型建立与计算第46-62页
   ·卫星下行链路预算原理第46-47页
   ·系统设计指标第47-48页
   ·载波干扰计算第48-60页
     ·距离和角度参数第48-50页
     ·下行传输干扰第50-52页
     ·馈线损耗第52页
     ·大气吸收与天线指向损耗第52-54页
     ·交调干扰第54-55页
     ·交叉极化干扰第55页
     ·邻星干扰第55-58页
     ·邻道干扰第58-60页
   ·链路计算结果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3页
   ·全文总结第62页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高可靠语音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下一篇:监控视频低延迟H.264编码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