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法的复电阻率正反演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有限单元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复电阻率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主要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复电阻率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复电阻率法基本边值问题 | 第18-20页 |
·电磁场基本方程 | 第18-19页 |
·边界条件 | 第19页 |
·Cole-Cole 模型的引入 | 第19-20页 |
·电磁场广义变分原理 | 第20-23页 |
·伽辽金法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2.5 维复电阻率法节点有限元正演 | 第26-50页 |
·波数域耦合偏微分方程 | 第26-28页 |
·节点有限元分析 | 第28-37页 |
·网格剖分 | 第28-29页 |
·等参变换 | 第29-31页 |
·方程离散化 | 第31页 |
·场源等效 | 第31-33页 |
·单元分析 | 第33-35页 |
·压缩存储 | 第35-36页 |
·方程组求解 | 第36-37页 |
·波数的选取 | 第37-38页 |
·计算视电阻率 | 第38页 |
·正演结果验证 | 第38-41页 |
·三层极化模型响应验证 | 第38-40页 |
·起伏地形响应验证 | 第40-41页 |
·数值模拟及算例分析 | 第41-48页 |
·低阻极化异常体响应 | 第42-44页 |
·高阻极化异常体响应 | 第44-46页 |
·模拟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3 维复电阻率法矢量有限元正演 | 第50-82页 |
·3 维电磁场边值问题 | 第50-52页 |
·长导线源在层状介质中的电场响应 | 第52-62页 |
·层状介质中的电场表达式 | 第52-56页 |
·振幅系数递推公式 | 第56-58页 |
·源界面的初始振幅系数 | 第58-60页 |
·算法精度分析 | 第60-62页 |
·等价变分方程 | 第62-63页 |
·矢量有限元分析 | 第63-70页 |
·网格剖分 | 第63-64页 |
·矢量基函数 | 第64-66页 |
·单元分析 | 第66-69页 |
·总体合成 | 第69-70页 |
·正演结果验证及精度分析 | 第70-73页 |
·三维复电阻率模型响应分析 | 第73-80页 |
·观测频率对场的影响 | 第73-75页 |
·复电阻率各参数对场的影响 | 第75-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2.5 维复电阻率法反演理论及应用 | 第82-112页 |
·复电阻率法反演理论 | 第83-86页 |
·广义最小二乘反演 | 第83-84页 |
·电场振幅与电场相位联合反演 | 第84-85页 |
·多个排列数据的联合反演 | 第85-86页 |
·反演模型参数约束 | 第86-88页 |
·模型光滑度约束 | 第86-87页 |
·模型参数界限约束 | 第87-88页 |
·灵敏度矩阵的推导与计算 | 第88-93页 |
·电场振幅和电场相位灵敏度表达式 | 第88-89页 |
·Cole-Cole 模型偏导数表达式 | 第89-90页 |
·互换定理计算灵敏度 | 第90-93页 |
·理论模型反演算例 | 第93-105页 |
·山谷地形下低阻极化体反演 | 第93-97页 |
·倾斜地形下高阻极化体反演 | 第97-101页 |
·山脊地形下组合极化体反演 | 第101-104页 |
·反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104-105页 |
·庐枞沙溪斑岩铜矿的反演应用 | 第105-110页 |
·矿床地质概况 | 第105-106页 |
·野外数据采集 | 第106页 |
·反演结果与分析 | 第106-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112-1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2-113页 |
·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