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图像制导多用途导弹总体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概述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9-43页 |
| ·概述 | 第19页 |
| ·反坦克导弹的组成 | 第19-28页 |
| ·制导体制选择 | 第20-22页 |
| ·导引头 | 第22-28页 |
| ·导引方式 | 第28-29页 |
| ·战斗部 | 第29-31页 |
| ·一级战斗部设计 | 第29-30页 |
| ·主战斗部设计 | 第30-31页 |
| ·发动机设计 | 第31-39页 |
| ·速度要求 | 第33-35页 |
| ·射程要求 | 第35-37页 |
| ·初步估计 | 第37-39页 |
| ·弹道方案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3 气动布局及参数计算 | 第43-53页 |
| ·概述 | 第43-44页 |
| ·气动布局设计 | 第44-46页 |
| ·气动参数计算 | 第46-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导弹飞行动力学模型 | 第53-67页 |
| ·导弹的受力 | 第53-58页 |
| ·坐标系及其转换 | 第58-63页 |
| ·常见的坐标系 | 第58-59页 |
| ·坐标转换关系 | 第59-63页 |
| ·导弹飞行动力学模型 | 第63-66页 |
| ·起飞续航段通用运动方程 | 第63-64页 |
| ·有关的力和力矩 | 第64-65页 |
| ·空气动力系数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5 弹道设计及仿真计算 | 第67-83页 |
| ·正常式气动布局弹道设计及仿真 | 第67-73页 |
| ·弹道设计 | 第67-68页 |
| ·仿真计算 | 第68-72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 ·鸭式气动布局弹道设计及仿真 | 第73-76页 |
| ·弹道设计 | 第73-74页 |
| ·仿真计算 | 第74-76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6页 |
| ·不同发动机形式下弹道设计及仿真 | 第76-82页 |
| ·弹道设计 | 第77-78页 |
| ·仿真计算 | 第78-82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6 弹道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83-90页 |
| ·气动布局对弹道的影响 | 第83-85页 |
| ·正常式布局 | 第83-84页 |
| ·鸭式布局 | 第84-85页 |
| ·发动机对弹道的影响 | 第85-88页 |
| ·采用单发动机实现平飞 | 第85-87页 |
| ·采用单室双推力发动机实现平飞 | 第87-88页 |
| ·弹道与视场角的关系分析 | 第88-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7 结论 | 第90-91页 |
| ·全文总结 | 第90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