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一、 非营利组织 | 第13-15页 |
(一)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特征 | 第13-14页 |
(二)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 第14-15页 |
二、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监管 | 第15-17页 |
(一) 政府资金监管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监管 | 第16-17页 |
三、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资金监管的必要性 | 第17页 |
四、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资金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一) 公共责任理论 | 第17-18页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6页 |
一、 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资金监管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 第20-21页 |
二、 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一) 监管主体不明确,政府职责不清 | 第21页 |
(二) 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 | 第21-22页 |
(三) 偷税漏税现象严重 | 第22页 |
(四) 财务管理混乱、腐败滋生 | 第22页 |
二、 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2-26页 |
(一) 监管体制改革滞后,仍实行双重管理 | 第23-24页 |
(二) 立法工作滞后,层次和质量不高 | 第24页 |
(三) 税收体系完善程度低 | 第24页 |
(四) 政府审计缺失 | 第24-26页 |
第四章 部分发达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监管的经验借鉴 | 第26-29页 |
一、 英国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监管 | 第26-27页 |
(一) 慈善机构注册登记制度 | 第26页 |
(二) 政府对慈善组织资金的监管 | 第26-27页 |
(三) 政府监管的方法和手段 | 第27页 |
二、 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监管 | 第27页 |
三、 英美两国对我国政府监管非营利组织资金监管的启示 | 第27-29页 |
(一) 充分利用税收杠杆的监管作用 | 第28页 |
(二) 宽松入口与严格的过程管理相结合 | 第28页 |
(三) 严格的惩罚措施 | 第28页 |
(四) 高透明性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资金监管的对策 | 第29-34页 |
一、 政府角色重新定位,摒弃双重管理体制 | 第29-30页 |
(一) 明确政府职责,改变管理模式 | 第29页 |
(二) 统一综合管理代替双重管理 | 第29-30页 |
二、 完善有关的单行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 第30页 |
(一) 制定一部统一的《非营利组织法》 | 第30页 |
(二) 加快制定《慈善捐赠法》 | 第30页 |
三、 改革税收制度,加强对非营利组织资金的监管 | 第30-31页 |
(一) 建立系统、明确的非营利组织税收法规 | 第30页 |
(二) 改革税收制度,增强税收的监管作用 | 第30-31页 |
(三) 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审查 | 第31页 |
四、 强化政府审计监管,增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 第31-34页 |
(一) 完善非营利组织资金运用的审计监管制度 | 第31-32页 |
(二) 非营利组织提交年度财务报告,接受审计审查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个人简历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