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3-18页 |
第一章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概述 | 第18-29页 |
一、重要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一) 社区矫正 | 第18-19页 |
(二) 社区矫正执行主体 | 第19-20页 |
(三) 社会工作专业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四)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 | 第21-22页 |
二、国外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 第22-25页 |
(一) 美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 第22-23页 |
(二) 英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 第23-24页 |
(三) 日本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 第24-25页 |
(四) 国外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特点 | 第25页 |
三、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 第25-29页 |
(一) 北京市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 第27页 |
(二) 上海市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 第27-28页 |
(三) 山东省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特点 | 第29-33页 |
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组成特点 | 第29页 |
二、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 | 第29-33页 |
(一)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接收工作 | 第30页 |
(二) 社区矫正的执行工作 | 第30-31页 |
(三) 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 | 第31-32页 |
(四) 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奖惩措施 | 第32页 |
(五) 社区矫正的解除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8页 |
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有待厘清 | 第33-35页 |
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有待改善 | 第35-36页 |
(一) 教育谈话容易流于形式 | 第35页 |
(二) 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种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 | 第35-36页 |
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 第36-38页 |
(一) 学历层次较低 | 第36-37页 |
(二) 专业背景单一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工作的必要性 | 第38-41页 |
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能够很好的实现社区矫正的主要功能 | 第38-39页 |
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具有专业上的优势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的专业介入 | 第41-49页 |
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专业理念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介入 | 第41-45页 |
(一) 同感 | 第42页 |
(二) 尊重 | 第42-43页 |
(三) 真诚 | 第43-44页 |
(四) 接纳 | 第44-45页 |
(五) 案主自决 | 第45页 |
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专业工作方法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介入 | 第45-49页 |
(一)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个案社会工作方法 | 第45-47页 |
(二)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小组社会工作方法 | 第47-48页 |
(三)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社区社会工作方法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