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检测方法的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氮氧化物转化实验与机理研究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1 绪论 | 第15-42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NO_X的排放现状和控制手段 | 第17-21页 |
·NO_X的排放现状 | 第17-19页 |
·NO_X排放的控制手段 | 第19-21页 |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控制NO_X的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电晕放电过程中NO_X控制 | 第27-34页 |
·电晕放电 | 第27-29页 |
·电晕放电过程中NO_X脱除的机理 | 第29-30页 |
·电晕放电NO_X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自由基检测方法 | 第34-40页 |
·吸收光谱法 | 第34-36页 |
·发射光谱法 | 第36-37页 |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 | 第37-4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2 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42-54页 |
·激光诊断系统 | 第42-46页 |
·系统介绍 | 第42-43页 |
·Nd:YAG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 | 第43-44页 |
·ICCD相机 | 第44-45页 |
·NO和OH检测线 | 第45-46页 |
·发射光谱诊断系统 | 第46-48页 |
·系统介绍 | 第46页 |
·光栅光谱仪 | 第46-47页 |
·光电倍增管 | 第47页 |
·发射光谱系统测量放电中的物质 | 第47-48页 |
·污染物测量系统 | 第48-52页 |
·系统介绍 | 第48-49页 |
·高压电源 | 第49-50页 |
·电压探头和电流探头 | 第50-51页 |
·波器 | 第51页 |
·烟气分析仪和臭氧分析仪 | 第51-52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52-54页 |
3 脉冲电晕放电物理特性和OH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 | 第54-76页 |
·引言 | 第54页 |
·实验方法和分析检测方法 | 第54-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56-57页 |
·电晕放电物理特性研究 | 第57-63页 |
·电参数特性 | 第57-60页 |
·流光传播特性 | 第60-61页 |
·气体温度特性 | 第61-63页 |
·电晕放电中OH淬灭规律和分布规律 | 第63-74页 |
·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的OH自由基时空分布 | 第64-67页 |
·气体成分对OH演化规律的影响 | 第67-70页 |
·不同NO初始浓度下OH自由基的时空演化规律 | 第70-72页 |
·不同气体成分下OH自由基的二维分布演化规律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4 脉冲电晕放电中电极结构对NO氧化规律的研究 | 第76-98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实验方法和分析检测方法 | 第77-78页 |
·实验方法 | 第77-78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78页 |
·针状电极对NO氧化的影响 | 第78-84页 |
·电压电流特性和流光特性 | 第78-80页 |
·多针电极 | 第80-84页 |
·喷嘴电极对NO氧化的影响 | 第84-96页 |
·普通喷嘴电极 | 第84-89页 |
·喷气分离式电极 | 第89-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5 脉冲电晕放电中电极气对NO氧化机理的研究 | 第98-114页 |
·引言 | 第98页 |
·实验方法和分析检测方法 | 第98-99页 |
·实验方法 | 第98-99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99页 |
·电极气成分对NO氧化的影响 | 第99-105页 |
·不同电极气条件下NO的转化过程 | 第99-103页 |
·不同电极气成分下OH自由基的生成 | 第103-105页 |
·电极气雷诺数对NO氧化的影响 | 第105-112页 |
·不同雷诺数下NO的二维分布 | 第105-107页 |
·OH自由基的二维空间分布 | 第107-110页 |
·NO的氧化效率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6 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NO_X转化机理研究 | 第114-136页 |
·引言 | 第114-115页 |
·实验方法和分析检测方法 | 第115-1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15-116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116-117页 |
·NO_2向NO转化机理的研究 | 第117-124页 |
·不同背景气氛下NO_2向NO的转化机理 | 第117-120页 |
·不同能量注入下NO_2向NO的转化机理 | 第120-123页 |
·NO_2初始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NO向NO_2转化机理的研究 | 第124-128页 |
·不同背景气成分下NO向NO_2的转化机理 | 第124-126页 |
·NO初始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NO_X形成机理的研究 | 第128-132页 |
·不同背景气氛下NO_X的形成机理 | 第128-131页 |
·不同能量和频率对NO_X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空气和烟气条件下NO_X的转化机理 | 第132-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7 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NO_X转化的数值模拟 | 第136-152页 |
·引言 | 第136页 |
·电晕放电的数学描述和求解方法 | 第136-140页 |
·电晕放电的数学描述 | 第136-137页 |
·放电过程计算中的理论判据 | 第137-138页 |
·一次自由基浓度计算方法 | 第138-139页 |
·Comsol软件介绍 | 第139-140页 |
·放电后自由基和NO_X的演化规律 | 第140-147页 |
·一次自由基浓度计算 | 第140-144页 |
·放电后自由基的演化规律 | 第144-145页 |
·放电后NO_X的演化规律 | 第145-147页 |
·电晕放电NO_X转化机理模拟 | 第147-151页 |
·一次自由基产率计算 | 第147页 |
·NO_2向NO转化机理 | 第147-149页 |
·NO向NO_2转化机理 | 第149-150页 |
·NO_X形成机理 | 第150-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8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152-156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54-155页 |
本文研究展望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