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 第8-9页 |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9-11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基本结论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启蒙的文化特性 | 第12-24页 |
一、现代中国启蒙的发生 | 第12-14页 |
二、新时期启蒙思潮的特点 | 第14-18页 |
三、新时期启蒙的主潮及延展 | 第18-24页 |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的启蒙话语建构 | 第24-39页 |
一、理性:新时期文学的重要前提 | 第24-28页 |
(一) 文艺理论的拨乱反正 | 第24-25页 |
(二) 理性的回归 | 第25-26页 |
(三)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理性主义精神的重要延展 | 第26-28页 |
二、主体性:新时期启蒙文学的核心命题 | 第28-32页 |
(一) 文学回归“人学” | 第29-30页 |
(二) 审美和自律是主体性的重要表现 | 第30-31页 |
(三) 作家、文本、读者:文学主体的建构 | 第31-32页 |
三、自由:启蒙的重要特征 | 第32-39页 |
(一) 文学进一步参与公共空间 | 第33-35页 |
(二) 文学内部的自由化 | 第35-39页 |
1. 重建价值取向 | 第35-37页 |
2. 解放文学话题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启蒙话语的变异与新的机遇 | 第39-46页 |
一、社会转型与文学的裂变 | 第39-41页 |
二、启蒙话语的多重变奏 | 第41-44页 |
三、转型:启蒙的机遇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