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注册的实质条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 我国商标注册实质条件的缺陷 | 第12-14页 |
(一) 相关条文具体规定 | 第12页 |
(二) 现行商标注册实质条件的缺陷 | 第12-14页 |
1、 规定不整齐 | 第12-13页 |
2、 层次不清晰 | 第13页 |
3、 用语不严谨 | 第13-14页 |
(三) 实质条件应该具备的内容 | 第14页 |
二、 实质条件之一:合法性 | 第14-20页 |
(一) 符合法定的构成要素 | 第15-17页 |
(二) 不得与商标法规定的禁用条款相冲突 | 第17-18页 |
(三) 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 | 第18-20页 |
三、 实质条件之二:显著性 | 第20-24页 |
(一) 显著性的含义 | 第21-22页 |
(二) 显著性的判断 | 第22页 |
(三) 显著性的分类 | 第22-24页 |
1、 固有显著性 | 第22-23页 |
2、 获得显著性 | 第23-24页 |
四、 实质条件之三:功能性 | 第24-27页 |
(一) 功能性之含义 | 第25页 |
(二) 立体商标功能性和显著性之争 | 第25-26页 |
(三) 颜色商标之功能性 | 第26-27页 |
五、 实质条件之四:在先性 | 第27-28页 |
六、 我国商标注册实质条件之完善建言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