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7页 |
1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第13-20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发现史及其分类 | 第13-14页 |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子结构 | 第14-16页 |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机制 | 第16-17页 |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理化性质 | 第17-18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第18-20页 |
2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 第20-21页 |
3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 第21-32页 |
·、在SOD1相关的fALS中的蛋白聚集 | 第21-23页 |
·、fALS相关的SOD1氨基酸突变 | 第23-24页 |
·、SOD1突变体的性质 | 第24-28页 |
·、SOD1突变的致病机制 | 第28-32页 |
4 、蛋白质研究的方法 | 第32-34页 |
·、荧光光谱 | 第32-33页 |
·、圆二色 | 第33-34页 |
·、透射电镜 | 第34页 |
5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4-37页 |
第二章 铜和锌离子在调节牛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重折叠的作用 | 第37-66页 |
摘要 | 第37页 |
引言 | 第37-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缓冲液配制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2 、结果 | 第43-60页 |
·、Apo-SOD重折叠的动力学 | 第43-50页 |
·、铜离子和锌离子对SOD重折叠动力学的影响 | 第50-53页 |
·、重折叠过程中存在锌离子时SOD的结构特征 | 第53-55页 |
·、铜锌离子对蛋白质的活性和复性产率的影响 | 第55-58页 |
·、铜锌离子对氧化重折叠过程中蛋白质聚集的影响 | 第58-60页 |
3 、讨论 | 第60-66页 |
第三章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突变体诱导野生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聚集 | 第66-93页 |
摘要 | 第66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7-68页 |
·、缓冲液配制 | 第68页 |
·、实验仪器 | 第68-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4页 |
2 、结果 | 第74-89页 |
·、当WT SOD1与A4V突变体混合时,A4V可以加速WT SOD1的聚集 | 第74-85页 |
·、混合蛋白样品产生的聚集体与突变型蛋白样品产生的聚集性质相似 | 第85-86页 |
·、诱导的机制 | 第86-89页 |
3 、讨论 | 第89-93页 |
·、混合样品产生的聚集与ALS相关 | 第89页 |
·、突变不是SOD1获得毒性功能的唯一方式 | 第89-90页 |
·、在聚集中区分野生型SOD1和突变体SOD1 | 第90-91页 |
·、比较朊蛋白和SOD1的诱导作用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