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基本内涵 | 第14页 |
|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影响及区分 | 第16-19页 |
| ·流域水资源的集合水文模拟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第25-39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5-31页 |
| ·地理位置 | 第25-26页 |
| ·地质地貌 | 第26页 |
| ·水文气象 | 第26-27页 |
| ·土壤植被 | 第27-30页 |
| ·河流水系 | 第30-31页 |
|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分析 | 第31-37页 |
| ·流域天然径流演变特征 | 第32-33页 |
| ·流域降水演变特征 | 第33-34页 |
| ·流域蒸发演变特征 | 第34-35页 |
| ·流域天然径流突变特征分析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滦河流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 第39-54页 |
| ·SWAT模型介绍 | 第39-43页 |
| ·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第43-49页 |
| ·数字高程模型DEM | 第44-45页 |
|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 第45-47页 |
| ·土壤空间分布及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第47-48页 |
| ·水文响应单元HRU的生成 | 第48页 |
| ·气象数据 | 第48-49页 |
| ·SWAT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滦河流域水均衡模型的构建 | 第54-61页 |
| ·水热耦合平衡理论 | 第54-55页 |
| ·天然径流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 第55-56页 |
| ·基于傅抱璞公式的流域水均衡模型 | 第56-58页 |
| ·水均衡模型的验证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流域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的集合及归因研究 | 第61-74页 |
| ·水均衡模型与SWAT模型的径流模拟结果评价 | 第61-63页 |
| ·基于集对分析的流域径流组合模型 | 第63-66页 |
| ·SPA-CF的方法原理 | 第64页 |
| ·SPA-CF的构建 | 第64-65页 |
| ·SPA-CF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 第65-66页 |
| ·基于熵权法的流域径流组合模型 | 第66-68页 |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径流组合模型 | 第68-69页 |
| ·各组合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 ·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影响的归因研究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75页 |
| ·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