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朝鲜抒情小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5页
第一章 朝鲜抒情小赋形成的文化背景第15-32页
 第一节 汉文化传入朝鲜第17-20页
 第二节 朝鲜的汉文化教育与科举制度第20-22页
 第三节 朝鲜社会文化思想的演变第22-32页
  一、事大慕华的中国情缘第22-25页
  二、赋的文体接受第25-32页
第二章 朝鲜抒情小赋的主题倾向第32-51页
 第一节 爱国忧民赋:永恒不变的文人情怀第34-38页
 第二节 失志隐逸赋:怀才不遇的哀愤疏泄第38-42页
 第三节 山水咏物赋:物化凝聚的精神载体第42-45页
 第四节 刺世疾邪赋:不平则鸣的思想操守第45-48页
 第五节 四时感叹赋:寓于季节的情感体验第48-51页
第三章 朝鲜抒情小赋中体现的儒释道思想第51-75页
 第一节 赋中儒家思想的体现第53-63页
  一、忠君思想第57-58页
  二、爱国精神第58-59页
  三、民本思想第59-60页
  四、孝悌传统第60-61页
  五、男尊女卑思想的体现第61-63页
 第二节 以道修性、以道护国、以道安民第63-68页
 第三节 佛家教义在抒情小赋中的折射第68-75页
第四章 朝鲜抒情小赋的艺术手法第75-94页
 第一节 比兴手法的运用第75-78页
 第二节 借景抒情第78-79页
 第三节 虚与实的结合第79-82页
 第四节 咏史中的情感表达第82-84页
 第五节 赋中典故的化用第84-94页
第五章 朝鲜抒情小赋的民族特点第94-109页
 第一节 “恨”的独特表现第95-103页
  一、失志之恨第96-97页
  二、对奸佞小人之恨第97-99页
  三、离愁别恨第99-100页
  四、国破家亡之恨第100-101页
  五、对腐朽社会之恨第101-103页
 第二节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高扬第103-109页
结语第109-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8-122页
后记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朝鲜朝稗说作家思想研究
下一篇:中国式抵抗:高密阻路运动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899-1900)